作者文章归档:李言冰

酒类行业资深观察家,评论家,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外食品》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中国酒业》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

联系电话:010-64667534
E_mail: [email protected]

《中国酒业》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化解白酒危机须提高行业公信度


  近一个时期,“中国白酒正面临盛世危机”的呼声异常高涨,许多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认为,国际洋酒品牌不断在中国推销他们的文化,建立他们的品牌,倡导他们的生活方式,蚕食中国的酒业市场。虽然我国白酒在国内的销售额继续保持了高增长率,比洋酒销售更好,也只能是深度挖掘了国内市场的潜力,如果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来看,都没有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去进行系统的品牌推销,没有去建立自己的白酒文化体系。这种趋势长此下去,中国白酒是斗不过既占有国际市场,又登陆中国市场的洋酒的。中国白酒将彻底走向没落。

  面对中国白酒业这一潜在危机,专家们纷纷支招指出,应该像推广中医中药、中国功夫、茶艺...

Read more

两个酒种的文化差异


  每当人们说起白酒,总会把它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于是,发源于中国的白酒自然而然地与文化相交融,仿佛白酒是为文化而生,为文化而酿,历史流转的每一条轨迹都理所当然地为白酒文化烙上一丝痕迹。古老和文明成了白酒文化衍生的理由,为了捕捉到这种文化,佐证白酒文化的合理性,很多人热中于追根溯源,从古人的坟墓或者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寻找答案。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这种文化与饮品看似合理的结合时,却突然发现中国白酒文化在现实环境中的苍白和无奈。我们看到到处都是酗酒失德、借酒闹事以及饮酒伤身的负面报道,耳闻了许多禁酒令和劝酒歌;国家把白酒列为限制产业,就连家人的嘱咐也变...

Read more

呼唤白酒规则


  白酒产业的发展之路,总是让人感觉到迷惘,仿佛雾里看花,需要“借一双慧眼”。与其它几个酒种相比,白酒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酿造奇葩,更多地经受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更多地迎接了社会变迁的挑战,更多地感受了市场风云的变幻。这些年来,白酒就像是一个远足的行者,始终行走在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上。这种行走是艰难的,伴随着迷惘和焦虑,伴随着选择带来的阵痛;这种行走又是快乐的,因为只有不停的行走和奔波,才能够找到希望,才能够看到未来。

  那么,让我们先看看这位远足者所面临的尴尬。

  一方面,白酒是我国酿造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工业,另一方面,白酒工业又被比作走向末路的&ld...

Read more

糖酒会 营造厂商关系氛围


  早几年就有人惊呼“糖酒会已成鸡肋”,“糖酒会没有存在的价值”;甚至有人历数“糖酒会十大弊端”。但是再过几天,这个“不应该存在”的、充满“弊端”的“鸡肋”又要到来了!

  如今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进行的依旧在进行。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到来的自有到来的原因,进行的也自有进行的道理。

  糖酒会存在的道理在哪里?仅仅因为它是我国酒行业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展览会吗?我看未必。因为现在大大小小铺天盖地的...

Read more

又逢两会


  三月是忙碌的。每年这个时候,两会的召开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视线、引发世界的瞩目。人们关注两会,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最美好的期盼,这种期盼关系着每一个产业,甚至每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

  去年两会期间,数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快酒类立法方面的三件议案,希望国家尽快研究酒类立法、酒税调整问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提出了《关于加快酒类立法和加强酒类管理的意见》,希望国家加强酒类立法,统一管理酒行业,同时降低酒税、取消白酒从量消费税。在此种背景下,财政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和完善白酒消费税政策征求意见的函》。之后,中酒协专门组织90多个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和2...

Read more

在平静中孕育变化


  多年以前,我曾经频繁地往来于北京与云南之间,并且以昆明为中心,游走在玉溪、曲靖、大理、昭通等地区。那个时候,是人们经常把“改革开放”这个词挂在嘴边的年代,从昆明的酒店临窗外望,总能看到北京路上匆匆的人群,通过他们的穿着和相貌不难看出,很多是从周边县市进城掏金的寻梦者,可以想象,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一腔憧憬,渴望轰轰烈烈的生活,期望命运发生突变。

  近几个月,由于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总工程师会议和全国酒协秘书长联席会的缘故,我有幸两度踏上云南这片阔别多年的神奇土地。如今的昆明仿佛与从前没有什么变化,映如眼帘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建筑和人群。然而,细细观察,...

Read more

白酒税收与奢侈品白酒


  倍受业界关注的白酒税收政策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出台了。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税率统一调整为20%,而此前一直被呼吁取消的五毛钱从量税依然不变。

  税收政策的调整,必然对白酒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必然影响白酒产品的定位和走势。某种情况下,税收政策的变化甚至会决定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生死存亡。

  那么新税率将给白酒企业带来什么呢?业界普遍认为白酒新税率对于生产高档酒比例较大的企业而言是个利好消息,税负降低,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虽然减税的幅度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但毕竟多少减了点,减总比不减强;至于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企业,此次调税的实惠却并不能显现出来,利润不会...

Read more

中国白酒有个奢侈品又何妨


  日前,有媒体针对白酒涨价一事撰文称:部分白酒迈进“奢侈品”,涉嫌垄断。该观点的依据是“白酒业在中秋、国庆销售旺季提涨,再次演绎逢节必涨的潜规则”。

      中国白酒被扣上这么多顶大帽子,令笔者诚惶诚恐,不敢轻慢,仔细拜读后忙不迭地查寻相关资料,以便反思和自省。

      笔者愚钝,虽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二十一世纪,但并不了解“奢侈品”为何物,所以赶紧去百度了一下其词条,现照登如下: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

Read more

葡萄酒应回归正常佐餐酒定位


  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无疑是迅猛的。作为一个泊来品,国产葡萄酒工业从磕磕绊绊的蹒跚学步,到迈开步伐独立行走,仅仅用了百年时间。虽然也有学者把中国的葡萄酒历史追朔到了唐代甚至更遥远的商代,常常以耳熟能详的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及李白的《对酒》诗“葡萄酒,金叵箩,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作为佐证和荣耀。但是公认的事实是,张弼士1892年在烟台建立了葡萄园和葡萄酒厂即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西方引进了优良的葡萄品种,引进了机械化生产方式,并且将贮酒容器由翁改为了橡木桶,成为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葡萄酒厂...

Read more

市场需求是各酒种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酒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各个酒种下一步的市场走向会怎么样。这是笔者经常被问到的,而要回答好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首先要对我们国家的酿酒产业的政策变化有所了解。我一向认为,1987年确定的“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的四个转变,及“优质、低度、多品种”的方针,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酿酒行业的总体发展,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铺垫。

      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中,“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