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祖六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业务区经济和战略研究主管,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非驻校)主任。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担任哈佛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在华盛顿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多年,为成员国政府提供宏观经济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加入高盛前,任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部主管。

入世十年,中国还有很长路要走


  十年前,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历经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成功,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以及中国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中国过去十年的成就,充分证实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体系的优越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客观衡量,中国入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益处,甚至超乎了笔者这样自始至终支持中国开放的经济学家最乐观的估计。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政府对于经济的直接干预依然非常普遍,甚至变本加厉。最近几年,国企对于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又开始回升。在电力、能源、铁路和金融等主要基础产...

Read more

入世十年市场体系立足未稳


  十年前,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历经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成功,从制度上保证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以及中国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中国过去十年的成就,充分证实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体系的优越性。

  入世前,曾有不少观点认为, 从长期而言,入世对中国有利,中期影响不明朗,短期负面冲击过大,弊大于利。当时笔者曾坚称:“入世对于中国无论是长期、中期、短期,都是利大于弊。”一晃十年过去,现实证明,入世前许多危言耸听的悲观预测和警告几乎无一兑现。

  因为入世的强劲推动力,中国加速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及全球...

Read more

中国收入不均根源在机会不均


  化解收入差距挑战的钥匙是机会均等。

  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5,堪比巴西、俄罗斯或者美国等收入严重不均的国家。一些学者视其为制约中国内需尤其是私人消费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专家警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将造成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中国政府也为此忧心,多次提出把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收入分配采取“大锅饭”制度,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 严重挫伤了中国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中国的极端贫困问题。

  邓小平英明地实行改革开放,打破了“大锅饭”制度。“...

Read more

中国不是白马骑士


  尽管中国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和资本实力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是其他条件不到位,意味着更多将是道义上而非实质性的支持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承担白马骑士的角色,既充满自然的期盼与不切实际的幻想,又犹存怀疑甚至担忧。

  中国国内对此问题也看法不一。中国是否应该或有必要插手欧盟危局?是否有足够财力进行救援?是否能有效地帮助稳定和化解欧债危机?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出口国,很难独善其身。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如果欧债危机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欧盟陷入严重衰退,中国经济将遭受严重冲击。如果中国可以协助化解欧债危机,中国经济...

Read more

中国地方债应该由自己评级机构做评级


  中立评级机构能提高市场效率

  中国证券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本质是什么?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胡祖六:信用评级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很多关于市场、企业、投资产品的财务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起到重要辅助性作用。另外,评级机构对债券市场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在做评级时会对发行者的信用历史、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进行全面摸底、尽职调查和研究分析,然后做出相应评级。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国债为基准,对公司债、市政债券定价,估计相应的风险溢价。有了评级机构的评级,...

Read more

西方经济正在日本化?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努力学习西方,成为亚洲最西方化也最成功的国家。但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20年沉疴不起,物价与资产价格经历了长时期与痛苦的下降。今天,日经 225指数仍然比1989年的峰值低了75%, 东京与大阪的房地产价格仍不及1989年水平的一成。日本国债余额超过了GDP的200%。高负债、零利率、通缩与经济长期低迷,成为日本后泡沫时代的典型特征。

  美欧的信用与房地产泡沫在2007年破灭,触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大规模的紧急危机处置、救援与货币财政刺激措施,及市场自身的调整,美欧的金融体系趋于稳定,实体经济从2009年始逐渐复苏,推动全球股市强力反...

Read more

高盛赢在文化


  《高盛:最后的赢家》中译本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或许能帮助中国读者从高盛的企业个案中领略美国金融发展史乃至全球金融业的变迁缩影,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教训和启示。

  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最重要的看家本领为风险管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颇类似于自然界的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金融业尤其是华尔街历经沧桑巨变,历史上多数曾经显赫一时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等都因过不了风险管理这一关而灰飞烟灭,不复存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又再次刷洗了世界金融版图。

  高盛作为一家专业投资银行与证券公司,自始至终都是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口浪尖上。历经...

Read more

若不思进取停止改革中国将走入自设陷阱


  近来有许多关于中国即将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至15000美元区间时,GDP增长减速,经济发展失去动力,进入低增长的轨道。中国2011年人均GDP预计达 5000美元,刚好入围所谓低中等收入(Lower Middle Income)国家之列。

  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经济成长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如果观察近两百余年的经济史,欧美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低成长低收入状态,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最后转型成为了高收入的富裕社会...

Read more

不要自设“中等收入陷阱”


  近来有许多关于中国即将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至15000美元区间时,GDP增长减速,经济发展失去动力,进入低增长的轨道。中国2011年人均GDP预计达5000美元,刚好入围所谓低中等收入(Lower Middle Income)国家之列。

  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经济成长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如果观察近两百余年的经济史,欧美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低成长低收入状态,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最后转型成为了高收入的富裕社会。...

Read more

如何处置中国概念股“集体信誉”危机?


  个别公司涉嫌财务骗局和欺诈的代价将由几乎所有中国概念股承担。此次危机最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企业切忌急功近利,通过“走后门”在海外借壳上市,不仅融资额有限、交易不旺,也更易受到做空机制的制约。当下的困境鞭策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建立透明诚信的文化与良好的公司管治。

  过去两年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稳如泰山的卓越表现与大规模政策刺激下的经济强劲反弹,令全球投资者刮目相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备受追捧。然而,近段时期来,这些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一改往日强劲表现,转入暴跌,究其原因,除了影响全球宏观经济与中国大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外,根本导火索在于接二连三暴露出来的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