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债应该由自己评级机构做评级


  中立评级机构能提高市场效率

  中国证券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本质是什么?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胡祖六:信用评级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很多关于市场、企业、投资产品的财务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起到重要辅助性作用。另外,评级机构对债券市场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在做评级时会对发行者的信用历史、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进行全面摸底、尽职调查和研究分析,然后做出相应评级。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国债为基准,对公司债、市政债券定价,估计相应的风险溢价。有了评级机构的评级,投资银行根据评级做债券定价和销售,机构投资者根据评级进行认购。

  所以说,在一级市场,债券评级会给债券发行商、投资银行和认购者提供定价参考依据;在二级市场,评级变化可以引起债券价格和收益率变化,从而影响资产配置。

  须有其他评级机构的竞争和挑战

  中国证券报:你如何看待评级机构对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评级调整?
  胡祖六:信用评级机构对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家的评级下调是有比较强的合理性的。因为从基本面来看,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水平不断走高、债务负担比重不断上升且经济持续衰退。

  评级机构先将这些国家的评级展望降为“负面”,再对其进行降级,基本符合客观情况和评级程序。欧债问题确实在过去18个月里每况愈下,评级机构对其进行下调是及时的。欧盟两度对问题国家的紧急援助都不能改变欧债问题的恶化,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可谓是有先见之明。

  中国证券报:不少人看来,评级机构在做评级调整时受到“山姆大叔”的影响。你如何看?

     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有与这三大评级机构匹敌的竞争的非西方评级机构赢得市场公认。但赢得公认的过程不是在目前的金融市场结构下可以完成的,需要非西方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当中占有较大影响力,那样才能出现国际公认的权威的评级机构。而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能做的是不断地“敲打”三大评级机构,同时需要非西方金融市场的量变,来吸引评级机构慢慢地对自己有偏见的视野进行修改。

  胡祖六:评级机构不是没有错误的、也不是万能的。三大评级机构对安然的评级曾有严重失误,对美国次级债的评级有严重失误,对其专业声誉与品牌产生了打击,但跟它是不是美国或欧洲无关,它毕竟不是国有企业,没有政府机构扶持。

  评级机构做的分析、研究和数据整理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问题是你怎么用?如果你盲从它,用评级来指导你的投资决策、你的资产组合配置,那么你就会倒大霉。如果你依旧做你独立的研究和投资判断,那么评级机构扮演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角色。但可惜的是,很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都把风险管理外包,以为只要有评级机构的“AAA”级就高枕无忧。这是重要教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中国证券报:目前欧洲和新兴经济体都意欲壮大本地区的评级机构。你对评级市场的游戏规则和未来格局如何看?

  第一是压力。如果评级机构对这个市场的评级出错的几率比较高,那么会影响其声誉和威信。第二是吸引力。金融市场的壮大,意味着给信用评级的业务越来越多,评级机构为了赢得市场业务,力求熟悉了解这个市场的真实情况。这都是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认为,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最终还是会走向寡头垄断的局面,因为在完全竞争情况下,道德风险问题反倒会更加严重。但问题在于寡头是属于谁。不排除三大寡头里面有的会没落,可能加入新的。

  胡祖六:美国评级机构在垄断评级市场,这是个现实,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至今为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经济体。

  我完全认同和支持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评级机构。应该说中国的地方债和企业债由中国的评级机构来做评级,可能更能够了解,更容易发出权威的声音,当然这种声音是基于理性、客观和中立的制度,以及更重要的是专业水平。

  只是去批判三大评级机构是没用的,且它们的市场地位是在建立一个持久的专业记录,受到市场认可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好的方式是去找到一个更优越的替代品。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才是理性的态度。我相信中国本土也能培育发展国际一流的专业评级机构,能够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和国内外投资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