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
主持人:我们知道金融危机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影响,对我们中国传媒业造成哪些影响呢?
周志懿:应该说金融危机,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应该说现在很多的阶层,很多的人,很多的企业深陷其中。传媒业是一个和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应该说更加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晴雨表,是一个及时能够反应社会经济变化、经济动态的一个这样的跟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所以它也深受传媒的影响。这个影响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应该说影响就已经很严重,特别是对于报刊业来讲。为什么这么讲呢?自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大家看到从9月份开始,中国...
作者文章归档:周志懿
传媒品牌建设的热与冷
2012年6月28日,名称为“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民间评估机构再次发布所谓“《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分别给各个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评分并排名。据了解,2012年中国大陆共有45家媒体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比2011年减少1席,而仅对南方报业4家报纸品牌的评估总值就达317亿元。然而网页搜索过往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7月,亚洲品牌委员会中国区副秘书长朱向群就曾联合杨子云、祝合良、杨同庆等20多位品牌学者,联名上书国家商务部和其他相关主管部...
报纸定位如何做到与时俱进
关于报纸是否已经边缘化的争论早已不绝于耳,但毋容置疑的是,在至今甚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报纸依然是中国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要传播媒介,报业依然会是掌握雄厚文化资源的媒体集群。因此,关于还要不要办报纸的议论可以休矣,传媒界针对报业的眼光更多应该聚焦在如何办好的问题上。如何办好报纸?首当其冲的就是报纸定位问题。
有关报纸的定位,有人简单地理解为读者定位。这是想当然。报纸定位是一个多指标构成的系统工程,涉及读者定位、内容定位、管理定位、品牌定位等多个方面。定位的准确与否事关报纸的成败,这里所说的准确就包涵“与时俱进”的...
寻路——《淘宝天下》两年解码
(本文刊发于2011年《传媒》第5期,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创办的《淘宝天下》,出生伊始,便以其独特的血统、全新的模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从两家完全不同体制、属性的媒体集团关于《淘宝天下》合作意向的达成,至今已有两年。两年风雨,《淘宝天下》经历了一番怎样的磨合?
2010年年底,以打榜著称的《新周刊》评选《淘宝天下》为年度新锐媒体,并进行了如是评价:“它是最不像杂志的超媒体,也是最具网络属性的商业读物。它不登新闻,只推销买得着的生活方式。以‘淘宝价’和‘淘代码’为寻宝密码...
对话朱德付:成亦可喜,败亦无忧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朱本人审阅。谢绝转载)
周:朱总,很多人在关注你的近况。
朱:我离开北京来到阿里的时候,在整个传媒业算是一个大的新闻。
周:是。
朱:因为是我离开。我在传媒业还是比较资深的,告别了传统媒体的一个革命英雄主义的时代,彻底告别。因为那个时代后的我,没有了英雄的情怀,蝇营苟且,过日子很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周:很多人都对你给予了关注,都在想朱德付这家伙到新媒体后能玩转吗?
朱:他们都认为华丽转身,现在看起来挺靠谱。而靠不靠谱只有时间才能说清楚。
周:以我在《淘宝天下》的采访,我觉得你这个华丽转身,算是较为成功的,是非常难得的。你现在是否也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一种来自...
十年传媒关键词:移动
这十年,几乎所有媒体都开始寻求“移动”之路。
报纸在“瘦身”,手机、MP4、PSP等移动媒介极大普及,上网本、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兴起,移动媒体迅猛发展。
自2002年4月,上海的公交车上试播了国内第一台移动电视以来,我国的移动电视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目前,车载电视已逐渐覆盖公交、地铁、火车、飞机等。手机电视也将迎来发展高峰期。2005年,目前唯一拥有手机电视牌照的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业务。2008年,手机台、手机电视台等概念已经...
新世纪头十年中国传媒关键词:上市
中国股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由于传媒产业设计意识形态属性,受政策限制,其上市较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和复杂。
然而,自从1999年6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成功之后,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上市俨然成为挂在传媒领导者口头的热词,成为悬在每个人心头令人垂涎欲滴的馅饼,各传媒企业纷纷试水上市,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上市狂潮。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在香港H股的挂牌上市再次揭开了新一轮传媒上市的大幕。自此,北青传媒、博瑞传媒、赛迪传媒等报业集团纷纷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网络媒体如盛大、网易、完美时空、新浪、搜狐等紧随其后,跻身上市之列;广电集团如中视传媒、电广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也不甘落伍,很...
2010中国传媒关键词
刚人民网传媒频道主编问我2010年中国传媒业的关键词是什么?我以为“@”、“移动”、“报业复苏”、“转
企”、“仇子明”、“非诚勿扰”这六个词应该入选。
“@”代表的不仅是微博,更有一场来自新浪挑头几家网络巨头共同参与的粉丝抢夺战争;
而“移动”代着自iPad平板电脑上市后移动传媒时代进入新的阶段;
“报业复苏”是2010年中国传媒生态中一个令人欣慰却又满腹狐疑的亮点,中国报业广告增幅在连续五年不景
气之后增长20%强;
“转企”则包含着国家推动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以及推动广电推播分离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
入;
“仇子明”已经成为20...
创新要从掌握传媒运作的基本方法论做起
(图片说明:与同事一起采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先生)
创新要从掌握传媒运作的基本方法论做起 文/周志懿
(本文部分载《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10期)
做为一家行业刊物的代表,我有幸长期浸淫传媒行业当中,不仅见识了传媒行业在技术推动下的茁壮成长,同时也充分感受了传统媒体在新变局中的潮起潮落。特别是最近的五年,创新似乎已经成为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电子纸到iPad,从社区到微博,技术革命成为推动传媒...
媒体经营也要“讲政治”
关于“政治”,一般会让人马上联想到是上岗上线的意识形态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毛泽东同志对“讲政治”有一个更形象的比方:“所谓政治,其实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我方的人搞得多多的。”用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理解为让最多的人,以最大的热情与活力,投入到共同的工作目标中去,是为政治。在中国,媒体天然与政治相关。但主要限于媒体的舆论导向。媒体经营中有没有政治,绝对有,而且一样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媒体经营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外行看觉得保守,内行人却感觉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