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头十年中国传媒关键词:上市


中国股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由于传媒产业设计意识形态属性,受政策限制,其上市较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和复杂。

然而,自从1999年6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成功之后,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上市俨然成为挂在传媒领导者口头的热词,成为悬在每个人心头令人垂涎欲滴的馅饼,各传媒企业纷纷试水上市,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上市狂潮。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在香港H股的挂牌上市再次揭开了新一轮传媒上市的大幕。自此,北青传媒、博瑞传媒、赛迪传媒等报业集团纷纷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网络媒体如盛大、网易、完美时空、新浪、搜狐等紧随其后,跻身上市之列;广电集团如中视传媒、电广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也不甘落伍,很快便榜上有名;新闻出版业如新华文轩、辽宁出版、凤凰出版等在2007年重磅上市成为传媒业再度狂攒眼球的事件。2005年,户外数字媒体“老大”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业绩骄人,更是激发了众多家数字媒体上市的极大热情,机场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航美传媒、户外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华视传媒等都分别在2007年底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十年间,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都在上市过程上纷纷介入,为传媒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也彰显了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各路媒体共赴上市盛宴,传媒资本市场可谓风生水起。

从总体来看,上市对于传媒企业的确是受益匪浅的举措,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媒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依然保持稳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之国家政策对市场准入的日益宽松和支持,传媒业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一路高歌。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传统媒体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其发展后劲不足,成长性很弱,而新媒体如北青传媒等虽不受意识形态限制,但却很难找到投资出口,采编无法整体打包,如个别上市传媒企业虽然通过上市融到数亿资金,却因为缺乏战略规划,找不到新的有把握的投资方向,因而巨额资金一直白白地趴在账上。由于传媒企业实行特许经营方式,刊号稀缺,增加了扩张难度,采编与经营的拆分又阻碍了企业的整体上市,割裂了企业的价值链,因此并不利于上市传媒企业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传媒业中存在的官本经与跟风思想,有的媒体把上市当成政绩追求而忽视上市的本来意义,还有的媒体干脆把上市简单当做传媒行业的潮流,毫不顾忌媒体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味跟风赶时髦。两种趋向均扭曲了上市的本来面目。

但不管怎样,资本运营的水平无疑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祝中国传媒业未来的十年上市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