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李罗玲的弟弟李永利,他第一句话就说:“我父亲为我们姐仨都找到了一份就业的工作。”他的语气非常平静。
李罗玲曾经谈道,他们姐弟三人本来各自都有自己的专业,也愿意在外闯荡,但是他们都理解了父母那份创业的艰难和企业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他们陆续回来了。十多年里,他们尽全力帮助父亲,也各自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父亲已完全放手企业,但看得出来,父母在他们的心中,就是精神动力。
抓住了“绿色商机”
在北京东南方向的通州地界,有一片1400多亩的土地,集中了全国各省150多家苗木商户和经纪大户,这里已...
作者文章归档:王缨

要真诚 不要忠心
父子之间的一场冲突
就在与孙萌交谈的前几个小时,他刚刚跟父亲发生了一场口角……
孙萌是我们在上期介绍的河北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先生的长子,30出头的小伙子,一年多前刚刚被提升为集团副总经理。
这场父子之间的口角,发生在考察公司新建起来的五星级酒店内装修设计方案的现场。当时到现场的,主要是集团高层中的几位领导。已经是集团监事会监事长的孙大午此时对儿子孙萌说:“方案修改了这么多次,我是提不出意见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孙萌看了看设计图后问:“谁设计的?”父亲回答:&l...
管理文化:西方不亮,东方亮?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它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正在以怎样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企业实践中?我们应当怎样去发展它?这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日益成为了一个引人兴趣的热点谈资。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
台湾企业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逻辑
不到半年时间,由《中外管理》主办的“中外管理全球行”已成功与台湾《管理杂志》合作组织了两个团共50多位内地企业老总赴台考察,走进著名台湾企业学习、交流的活动,也饱览了别样的绿岛文化风情。
在富邦银行,我们聆听了“人才战略”的优质课程;在台塑博物馆,我们看到了70多岁的老厂长还在做服务义工;深入法兰瓷,我们领略了中国瓷文化的曼妙和公司品牌的国际化融合;与统一集团零距离交流,我们又感受了多元发展的食品交响乐章;当然,还有新竹科技园、国泰投信、世界先进公司……每家企业独特的成长历史和商业模式,都值得我们去...
台湾: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逻辑
不到半年时间,由《中外管理》主办的“中外管理全球行”已成功与台湾《管理杂志》合作组织了两个团共50多位内地企业老总赴台考察,走进著名台湾企业学习、交流的活动,也饱览了别样的绿岛文化风情。
在富邦银行,我们聆听了“人才战略”的优质课程;在台塑博物馆,我们看到了70多岁的老厂长还在做服务义工;深入法兰瓷,我们领略了中国瓷文化的曼妙和公司品牌的国际化融合;与统一集团零距离交流,我们又感受了多元发展的食品交响乐章;当然,还有新竹科技园、国泰投信、世界先进公司……每家企业独特的成长历史和商业模式,都值得我们去...
中国式管理还在萌芽期
与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一样,“中国式管理”已经毫无疑问地存在。它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正在以怎样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企业实践中?我们应当怎样去发展它?这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日益成为了一个引人兴趣的热点谈资。当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对“东方管理思想”的探索。
“中国式管理”还在“萌芽期”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日本企业仍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心理。“中国...
席酉民:让管理从“野蛮”走向“和谐”
2008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猝不及防。但是,我们《中外管理》多年的编委、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却坚决反对用“没有准备”这样的说辞。
“不能把责任都推向市场。管理者永远不能说没有准备这样的话!因为管理者永远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里生存的。”
“这场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就是管理出了问题!说热点,这就是最大的热点。”
“企业家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番话并非只是空议清谈。作为中国培养的第一个管...
在中国播下稻盛哲学之种
解剖“心性”的聆听
阳光和煦的盛夏,日本企业“经营之圣”稻盛先生以他78岁高龄却不辞辛苦、拨日航冗务而不爽旧约,克服感冒困扰,如期出席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这也是他在日本创办了27年、专为青年企业家传授经营知识和经营思想的民间“盛和塾”组织自2007年介绍到中国后,举行的第一次盛会。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大厅的双层听众席里,坐满了1200多位中日商界人士,两天的会议中。每当稻盛先生进入会场,全场都会自发全体起立长时间掌声表示敬意!中国30年来已经非常罕见以致生疏这样的场景了&hel...
家风是家族企业的立命之本
见到李罗玲的弟弟李永利,他第一句话就说:“我父亲为我们姐仨都找到了一份就业的工作。”他的语气非常平静。
李罗玲曾经谈道,他们姐弟三人本来各自都有自己的专业,也愿意在外闯荡,但是他们都理解了父母那份创业的艰难和企业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他们陆续回来了。十多年里,他们尽全力帮助父亲,也各自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父亲已完全放手企业,但看得出来,父母在他们的心中,就是精神动力。
抓住了“绿色商机”
在北京东南方向的通州地界,有一片1400多亩的土地,集中了全国各省150多家苗木商户和经纪大户,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