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03):到安岳去看石窟


 西行(03):到安岳去看石窟

2023626

今天要到四川安岳。安岳是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全国最大柠檬生产基地,却不通火车。我要先坐火车到遂宁,再坐汽车到安岳。

我六点半就出门了。

手持10元代餐券到“包子遇见面”,我是第一个客人。要了一两的羊肉米粉,四个小笼包,一碗蔬菜粥,自己出了5.5元。

我在吃着,陆陆续续有客人来。老板娘忙起来,嘴快,手快,动作快。又出包子又下粉,还要收银,还要帮着打包。忙而且快乐着。

打个DD到高铁站。这高铁站的设计不够人性。出站和进站都比较远,转换交通不方便。通道还比较狭窄。对那些携带行李较多的,尤其是带孩子的妇女,不甚友好。

等了将近四十分钟。太阳出来了,候车室里很闷很热。

从合川到遂宁一个多小时,我买的一等座,50元。有持无座票上车的坐到一等座,乘务员劝他走,还发生了一点争执。我中间去厕所,返回时,那个被劝走的坐着我的位子。只剩下十来分钟,我不想坐了,就站在过道上。列车员要我去坐,说他去劝走那人。我说我想站一会儿,就快到站了。我猜列车员不仅是在对我表示善意,也是在执行职责,同时也有对那位“厚脸皮”的嫌恶。我倒是无所谓。我坐高铁,通常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站着的。

到遂宁。很破旧的高铁站。站台是水泥地面,而且有破损,有坑。我到过的高铁站,没有这样简陋的。

客运站与高铁站几乎 “无缝连接”。出高铁站,正对着出口,100来米就是客运站大厅。下高铁才十分钟,我就取到了事先网上预订的纸质车票。

客运站也是够呛。像是个废弃的大仓库,很陈旧的样子。上个厕所,那臭气熏得人睁不开眼。还停了电,黑乎乎的。又有什么单位来检查,五六人,穿灰蓝色制服,雄赳赳气昂昂,眼睛朝天,鼻孔朝上,吆五喝六。卖水果的买饮料歇斯底里吆喝着,搅动得热浪翻滚。

原来是8人的小巴。有些破旧,感觉到处油兮兮的。没有坐满,就一直等着。来了一中年妇女,到安岳的,带着个五六岁的女孩,似乎是不想买票,司机让他们先上车。又来一五十多岁老太,带着一小伙子。老太太是吆喝上车的,小伙子是乘客。司机要我和小伙子跟着老太到出站口外面上车。我不知是什么操作,就跟着出去。过大厅的时候老太又喊了几嗓子,“到安岳的,走了。”到出站口站了一会儿,车子出来,我们才上车。我后来才弄清楚,司机之所以要我到外面上车,是为了“掩护”那小女孩,这算是做好事吧。我先以为那小伙子是白塔车的,快到安岳的时候,他还是扫了40元给司机,跟我的票价一样。

从遂宁到安岳只有七十多公里,却跑了一个半小时。前面三十多公里走的是省道,车多,路又不好走,走了一个多小时。后面三十多公里是高速,才二十多分钟。

路过广德寺,好像是川东的名寺和大寺,我之前还不了解。

又过一个工业园区,一座白色厂房的墙上有大幅的红色标语“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麻将制造产业之都”,真是豪迈的目标。这不算浮夸。论麻将,在四川最有影响力,也就意味着在全球最有影响力。

 

我外出旅行,尽可能预定连锁酒店。一般来说,标准化管理的质量要有保障一些。安岳没有我熟悉的连锁酒店,就预定了一家叫“云浮里”的,评分最高。这次此行让我最满意的一家酒店。大面积的主卧,床头整面墙冷色的山水画,落地大窗。独立的书房,独立的洗漱间,厕所和浴室。房价也不贵。

泡了一壶茶,吃了点水果,饼干,当作午餐。

我很喜欢那个书房,甚至想看一会儿书。

我到安岳,主要是来看石刻的。计划去六个地方,县城附近的圆觉洞,千佛寨,今天去看。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石羊镇的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明天去看。还有两个地方,木门寺和卧佛院,还不确定去不去。

圆觉洞景区位于城南的云居山,距离城区2公里。门票28元。进门上山,有教钟寺大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构造,明代早期建筑,据说是川东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古寺。殿内没有佛像,墙上挂着宣传安岳旅游资源的图片。安岳境内,似乎到处都有摩崖石刻,有国家级的,省级的,更多是县级的。在地图上,密密麻麻。最有名的,就是圆觉洞,千佛寨,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卧佛院,我来前看攻略,大致有了解。

过教钟寺,继续登石阶,快到山顶,往前是北崖,往右通往南崖。主要的景点,保存最好及最大体量的石刻,都在北崖。

进入北崖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依山凿刻的舍利塔,十三层,八米高,是晚唐的作品。整体保存完整,不过底层佛龛中的佛像风化得面部只剩下轮廓。每一层的佛龛中原先应该有佛像的,现在都不在了。晚唐的石刻,保存至今,实在不容易。

往前,是净瓶观音窟,北宋年间的作品。手持净瓶和杨柳的观音,神态端庄,气度雍容,衣饰线条流畅,华美秀丽。观音头顶的两侧有彩绘的飞天,腾云驾雾;左侧石壁还有善财童子,坐在云端;石壁下端左右还有供养人,雕刻也非常细腻,只可惜头部被损坏。仔细看观音的裙子下摆,各种珠宝,挂饰,璎珞,雕刻得非常精美,细腻,棱角清晰,完全看不出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蓝灰色的颜料,还非常鲜艳。

再往前就是圆觉洞了。外面加了个窟檐,是盔顶的式样。这是该景区最大的石窟。正壁是三世佛,毗卢遮那佛居中,左释迦摩尼佛,右卢舍那佛,面部均呈黑色,猜想是地质的原因。左右两侧是十二圆觉菩萨,端坐台上。这个石窟中的佛像都是整体开凿的,真是了不起的工程。所有佛像都神态庄严,气度饱满,保存挖好。我猜是长期被掩埋的结果。

再往前是释迦摩尼窟。释迦摩尼佛站立着,面部略微侧向右边,面带微笑,衣带飘逸,神情和蔼。头部两侧石壁上有飞天,飘逸而雍容;背后石壁上有彩色的鲜花和瑞草。右下侧身体前倾,抬头仰视的弟子,双手合十;尽管头部被风化了一半,仍显庄重和虔诚。左下侧是三位供养人,风化严重,头部不存。回头再看微笑的释迦摩尼佛,真是最可爱的一尊佛像。

最前面是“莲花手观音窟”,是手持莲花的观音像。观音直立着,面部略微向左。右手持莲花,左手搭在右手背上,神态典雅。观音衣饰华美,飘逸流畅。身上的挂饰,珠宝,璎珞,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衣服上还有大片的蓝灰色彩绘,还很鲜艳。

北崖石像,主像都是巨制。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神态饱满。头饰和衣饰都极华美,高雅;飘逸的衣带,精美的裙裾,尽显高贵的气质。雕琢细腻,比例适当,刀法纯熟,显示高超的技巧。遗憾的是,介绍信文字不多,缺乏对其历史的,艺术的,技术的,民俗的,宗教的介绍。不知是否是缺乏研究的缘故。

往前右转到南崖。南崖的石窟,大多是五代的,也有少量盛唐的。石窟的数量更多,规模更小,石像数量也更多,不过保存完整的更少。其中的“地狱变相龛”讲的是个佛教故事,内容丰富,雕刻细腻,保存完好。“千佛龛”整整齐齐满墙的小佛像,蔚为壮观,使人震撼。“西方三圣窟”,雕琢细腻,保存完好,是难得的全部佛头都保存的石窟。南崖石窟有上下两层。上面一层可能隐藏更深一些,不容易进入,保存更好。

山顶有个亭子,我到上面吹了吹风,感觉很惬意。

又到北崖转了一圈,又瞻仰了释佛迷人的微笑,心满意足离开。

 

DD去县城西郊五公里的千佛寨。

司机是个年轻人,热情而友善。给我介绍安岳的石刻景点,重点讲了石佛院,这是安岳县最近强推的旅游项目,开了公交车。我本来不是很想去的,有点远,但被他说得有点动心。又给我介绍安岳的小吃,强烈推荐某家的伤心凉粉,说他经常去吃。

到千佛寺门口下车,车费13元。

看起来是新建的寺院,有几栋仿古的建筑,还有几处没完工。

寺后一座山,崖壁高耸,猜想就是千佛寨。我想从寺院边上过去,走近山脚,发现周边用拦板围着,像是在搞什么工程。看来只能从寺院穿过。进入寺院,好像只有天王殿完工;很奇怪,居然是坐西朝东的。北边两栋三四层的房子,是砖混结构的,我猜是僧舍。两栋僧舍之间有个过道,里面是铁栅门。过道口阴凉处一位着灰色僧袍的姑子,光着头,坐着念经,经书摊开在前面的凳子上。我行合十礼以致意,“阿弥陀佛”。“师傅,看石刻造像在什么地方?”

师傅给我回礼,“阿弥陀佛”。又说,“看不成了。因为山体滑坡,现在整个山脚围起来,在维修加固。”

我说“可惜可惜,我老远跑过来,却看不成了。”故意表达出很惋惜的语气,试图引起同情。

师傅说:“施主从哪儿来的?”

我知道机会来了,就说“云南”。

我这不算瞎说。我在外边旅行,有人问起,我都说我是云南的。

师傅指了指半开的铁栅门,努了努嘴,意思是让我进去。

我又行合十礼,表达感谢。

我猜师傅就是被派来看门的。她同情我,放了我一马。

千佛山是一道东西向四五百米的单薄的岩石山体,南北两侧都有石刻,大多是唐代的。山的东头是千佛寺,西头是森林公园管理处。

我从千佛寺后门进入,步道在北山脚。北山的石刻在接近山顶的崖壁,搭了不少脚手架,有工人在忙碌着。

我往前走了百来米,那姑子从后面赶过来。她说北山的石刻都在维修,看不了。要我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左拐,到山的南边,就可以看到石刻。我猜她是担心我看不到石刻,会乱闯,闹出乱子。真是好心的姑子。

转过山角,到山之南,可见公路边的千佛寨森林公园大门。铁栅门关着,山脚有拦板拦着。公园门房还有人走动。

左侧山崖出现石刻造像。大多是晚唐的,少数盛唐的。石窟不深,窟檐只是略微伸出。也多有插入木结构留下的孔洞。造像比较多,个体不大。有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场景,三个神人好像围坐着聊天。非常美妙的服饰,复杂而精巧。几处石窟的门口,两边各立着一位肌肉发达的壮汉。那肌肉实在太夸张,比现在的健美冠军还凸起。这些石窟都没有围栏保护,就暴露在外面,低处的石像大多没有了头。有离地几米的石窟,保存还比较完整,至少头还在。不过风化比较严重。低处的石窟,脚基本上都不在了。

游道中段的有“造像窟”,应该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结构,主佛头部被风化得只有轮廓。右侧石壁下的菩萨,很神奇的是头部面部保存完好。岂止是完好!这尊菩萨,面部丰腴而圆润,端庄大方,头饰华美,衣着优雅,是我今天所见最美的一尊佛像。衣饰上还留有一些彩绘,宝蓝色的,非常漂亮。而且,从不同角度拍照,神态还很不一样。有时是庄严的,有时是温雅的,有时是柔美的。我想叫它是“丰腴菩萨”。这是真正的唐代的审美吧。

我在千佛寨看到的最完美的一处石窟是“释迦·弥勒佛双窟”。两窟并立,中间隔一墙。分别供奉的主佛是释迦摩尼佛和弥勒佛,都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结构。佛像都是形象饱满,生动细腻,保存完好。门口各有两力士,肌肉凸起,都是现代健美健将的体魄。这处双窟距离地面四五米的样子,其正下方的石窟,现在是“千佛寨文物管理处”的办公室。

又一处叫“西方三圣”的石窟,制作精美,保存完整。这处石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开始于唐代,到宋代才完成。看其风格,与别的石窟是有些不一样。据说是体现了从唐代到宋代的审美的变化。

总的来讲,千佛寨的石窟数量多,雕刻精美,体现唐代的艺术风格,是宝贵的艺术宝库。但是,保护和保存真的不够。这些宝贵的石刻,几乎都是露天存放,要经受频繁的风吹雨打。山之南石刻游道就在公路边上,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五米。我先以为,既然有管理处,至少应该有围栏,有监控,防止偷盗。可是,从“管理处”前面,很方便就可以走到公路上。一段缓坡,没有围栏,没有挡墙,没有水沟,全无障碍。这真的很危险。

我想到那可爱的“丰腴菩萨”就这样暴露在风雨之中,危险之中,不禁有些着急。

 

晚上,为第二天的行程纠结了很长时间。

有些动心要去卧佛院和木门寺。我的下下站是去大足,在安岳的东边。几个主要的景点毗卢洞及茗山寺等在石羊镇,在去大足的路上。卧佛院和木门寺在安岳的北边,三十多公里。这两个地方,景点都比较单一,而且坐车不方便。尤其是是到木门寺,只能等过路车,有风险。可是,这两个景点还是很独特,而且这次不去可能就不会去了。

最后还是取消了。看了看天气预报,后天会有暴雨。如果我明天去卧佛院和木门寺的话,后天可能看不了石羊镇的茗山寺。我这次到安岳,最大兴趣其实是茗山寺。

决定了。放弃卧佛院和木门寺,明天去石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