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一事——陈嘉珉站桩笔记(第346则,美国科学家发现中医经络)


本则笔记接续昨天的笔记,重点是关注意义和价值。继续概要摘录《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一文——

美国科研人员说:“长久以来,中医的经络系统存不存在,一直是现代医学质疑的主要对象,我们的研究发现证明,中医经络的确是存在的。这将会为未来人类医学的融合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必将促进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的结合,产生一个新的时代!”

现在做外科手术,医生对手术部位有什么血管和神经很清楚,下刀时都会小心翼翼,不要误伤了神经、血管。但有哪个外科医生做手术时,会担心把经络割断了?用一把银针就能让经络起作用,怎么就不怕手术刀呢!中医说人体十二条经脉有六条经过下肢,下肢的经脉能影响肝、肾、胃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截肢的病人,这六条经脉全断了,但是他们除了行走不方便,内脏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都很正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因此中医经络的研究,还需要使用现代方法加强推进,持续深入。

长期以来,西医否定中医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经络不存在。现在经过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终于真相大白。经络只有在活体组织液充盈时才能够观察,而解剖方法造成了组织液的流失,使它们被忽视了。经络路线被证实,整个医学就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因为过去太重视那些宏观的东西,而忽视了微观。这些微观经络对人体的影响,比神经血管大多了。运用微观经络,治病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中医中药治病,就是通过疏堵经络来实现的。对于细胞功能亢进(热),就堵塞它的营养通道(经络),没有营养,亢进自然停止;对于细胞功能低下(寒),就疏通它的营养通道(经络),使其得到更多营养,细胞功能自然增强。这与西医西药用来直接杀死病变细胞的药理,有着根本不同。

证明经络的存在,也就间接证明了中药药理的科学性。经络是对人体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描述。这种普遍联系方式有几个层次。宏观层次是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信息和能量可以在其中快速运输;微观层次是十四经脉,主要由组织间隙组成,上连神经和血管,下接局部细胞,直接关系着细胞的生死存亡。经络其实在全身无处不在,因为人体含有70%的水,所有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中,人体生机的普遍联系就是通过连续存在于全身的水来实现的,所以中医有“全身无处不经络”之说。

认识到经络,将直接证明中医内在的科学性。拿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西医过去一直迷信精密仪器,观察不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就认为人是孤立在宇宙当中的。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自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水来影响人体,而这些水就主要存在于经络系统当中,或者说经络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认识到此,中医在病因认识上的科学性就显示出来了,即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

同理,西医对病因认识上的错误也显现出来,它并不是因为细胞病变,而是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细胞相对于它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细胞之所以发生病变,是组织液环境异化,使它们不得不变。要想真正从根上消除疾病,必须改变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进行整体和系统管理。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创立中医人体科学医学,他认为中医是顶级生命科学,西方用现代科学工具和手段不能解开中医奥秘,就不断用媒体和懵懂百姓的广泛体验来妖魔化中医,这是坐井观天,作茧自缚,是非常错误的。

美国现在不少医学家认为:中医的科学性证明已经逐渐到位,一旦基本证明中医学的全部基本原理,中医的优越性就能够全面被人类认识。到时中医就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逐步成为人类医学的主导,毕竟中医的全息整体性治疗方法是西医不可能具有的。

中医经络的科学性证明,值得持续关注,这对站桩有密切关系。经络的科学性说明,也会同时说明站桩促进循环、站桩练筋、扽筋发力、伸筋拔力(真气自行)、筋长一寸(寿长十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