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深绿


  前不久,我们出版了一本新书,名曰《林政之变——21世纪中国林政大趋势》。仔细想想,中国林政之变的大趋势、主旋律,最简练的概括,就是“奔向深绿”。或者说,“奔向深绿”引领了中国林政之变,成为林政之变的“航向”“路标”。

  生态空间理论与治理实践,就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奔向深绿”的理论与实践。理论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生态空间治理理论源自丰富的“林政之变”实践,其理论品质、理论生命力,又在于科学指导、深入推动“林政之变”实践。

  有科学证据表明,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已有46亿年,其中有绿色生命的历史至少在30亿年以上。距今6500万年以前,在恐龙灭绝后,进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的新生代,逐渐呈现出生物界多样性的现代模样,形成了强劲的生态生产力,生产了丰富的生态产品。这为人类诞生创造了条件。生态产品、生态服务就是大自然制造的生态蛋糕,哺育着滋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大约300万年前人类祖先出现在非洲大陆,大约200万年前出现在中国秦岭。在不足1万年前,一个意外发生了,在元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基础上,爆发了一次次生生产力革命——农业革命。在不足300年前,又一个意外发生了,在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爆发了次生生产力革命——工业革命。先后爆发的两次次生生产力革命,以及持续升级的次生产业革命进程,大大地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面貌。

  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的足迹踏遍了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在河流低地、川道平原,发展农业、工业,田地、村舍,工厂、商舖、住宅,不断在生物圈中建构并扩张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受到人类力量挤压,提供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生态空间一再从低地川原退缩,退至丘陵、陡坡、山岭。有幸保留下来的生态空间,也受到人类无数次的掏挖、掠夺,因被过度消费而失去了绿水青山本真的生机与活力。人类文明的力量在扩张,而大地的绿色在衰退,生态生产力在衰退,真正意义的绿水青山少之又少,生态蛋糕的数量与质量“双下降”。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蓄滞洪水、防风固沙方向的功能,与绿色植被一道走上了衰退之路。当山秃水浊之时,洪涝干旱接踵而至,水土流失年复一年,风沙尘土随机而动。人类可持续发展遭遇环境挑战、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文明意识觉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史,也是中国生态修复史。1979年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雄心的生态修复工程,并由此开启了中国投资自然、反哺自然、以绿治黄、修复生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1998年长江爆发大洪水之后,先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大规模投资建设和保护绿水青山,持续推动绿色版图扩张。2020年,按照生态系统治理和一体保护修复理念,整合有关生态工程建设资金,启动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在绿色归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绿色质量,走上绿色革命新阶段。

  全面实行森林、草原、湿地休养生息政策,调动自然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系统“元气回归”。1988年制定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6年制定实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对野生动植物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对保护名录内的野生动植物戴上了“护身符”,套上了“金钟罩”。从1999年至2017年陆续实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行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切断根植于生态空间的产业链。2020年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切断根植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产业链与食物链“双断链”,加之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控、荒漠化防治,减少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损失,葆真了生态空间元气。

  留出生态专有空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国土保障。1950年代中期,我国即开展了自然保护地划定工作。1980年代以来,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如雨后春笋。从2018年开始,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美国国家公园从注重自然景观保护起步,到注重野生动植物保护,再到注重生态系统保护的发展历程不同,中国国家公园从一开始就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的原真性、完整性。经过优化整合,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以上。从2019年起,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核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左右。目前,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为基础,制定与农业、城镇空间规划协同的生态空间规划,实行人与自然分土而治、生态空间分区而治,打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根基。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集中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空间以提供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保护修复生态系统,让自然更好地生产,让生态空间回归本来的样子。也就是提高生态生产力、生态空间“含绿量”。在提高“含绿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含金量”。前者是推动绿水青山高质量发展,后者是推动绿水青山价值转化。绿水青山价值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就地转化”和“异地转化”。“就地转化”即是在不减损生态空间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在生态空间上加载友好型经济活动,比如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观光、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民宿康养、林下经济……“异地转化”是指在生态空间之外的国土空间上发展与生态空间密切相关的经济文化旅游活动。“就地转化”是拥有者得益,犹如大树之与主人。“异地转化”为近邻者受益,犹如大树之荫庇邻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两种转化相互关连、彼此支撑,要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比如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在一个地方管理范围内,形成了公园内与公园外的空间治理差异。可以通过冠名“公园县”“公园镇”“公园村”,促使地方明淅发展的空间政策,采取园内与园外既差异化管理又统筹协调的策略。按照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规划,陕西省可冠名22个“公园县”、110个“公园镇”、453个“公园村”。被冠名“国家公园”的地方,要一手抓绿水青山生态功能提升,一手抓绿水青山价值功能转化,两手抓、两手硬,协同高效。

  绿水青山是高质量的生态空间,也是优质生态蛋糕制造车间。生态空间治理的真功夫一定要用在提高生态空间“含绿量”上,把所有的生态空间建设成为高质量的绿水青山,实现生态蛋糕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奔向深绿,就是要不断推进生态空间绿色革命,不断提高生态空间“含绿量”,实现绿色饱和、颜值达峰之时,也是生态产能置顶、生态生产力达峰之时。现阶段,绿色饱和度依然很低,远不到达峰的时候,多数空间“小树当家”,不少空间“灌草挡道”。绿到深处自然青。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骨架,大树是成熟森林的主角。大树回归,百年大计。我们要甘当绿色愚公,以绿为美,向绿向美,走好深绿之路。

  以上文思脉络,即是《深绿之路——生态空间理论与治理实践》文论的一个简单凝练概括。是为序。

  注:2023年3月15日(农历2月24日)60岁生日夜作于磨香斋。自祝自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