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04):广州:光孝寺


 南行(04):广州:光孝寺

20231002

五点起床,听到窗外的雨声。

今天的计划是,先去沙面岛,然后去石室圣心大教堂,再去光孝寺和华林寺;下午去陈家祠。稍晚去衡阳。

六点多出门,步行去沙面岛。路上车少,人少。昨晚热闹的店铺还在沉睡。

路过“锦纶会馆”,是清朝至民国期间的广州丝织行业会馆,还没到开门时间。从“锦纶会馆”门前往西,巷道尽头是华林禅寺简易的大门关着。中午再来看吧。

过下九路步行街。两侧有骑楼,楼下是铺面,都还没开门。中间的石板路干净而整洁;路边有铜像艺术品,制作精巧,形象生动。左转是十八甫北路,像是进入棚户区,水泥路面,坑坑洼洼,到处积水。两边是低矮的平房,破破烂烂的,房屋之间胡乱拉着电线。

过跨街天桥,来到沙面岛北边。沙面原先是珠江边的冲击沙滩,鸦片战争后被帝国主义各国占领,建立领事馆和办事处。又在北边挖了河沟,与河岸地带隔离开来。这些西洋风格的建筑还保存着,被改造成宾馆或者其他用途。中间是个大花园,边上是巨大的榕树。中间有一组铜像,两个拉小提琴的洋鬼子形象。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那种耀武扬威和不可一世让人生厌。路过一座教堂,造型美观。一直在下小雨,虽然打着伞,鞋子还是湿透了。

从沙面岛东边出去。桥洞下躺着四五位流浪汉,铺张纸就睡在地上。我以前看纪录片,了解到在广州有很多流浪汉,许多长期以桥洞为家。这种情况与广州的经济发达现状矛盾吗?我不确定。

沿江往东,江边有广场,广场中央有“沙基惨案纪念碑”。1925621日,沙面工人为声援香港工人总罢工,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遭到英法军队的开枪扫射,造成52人死亡,上百人负伤的惨案。纪念碑朝东一侧,刻着“勿忘此日”的警示。纪念碑的北面是粤海关大楼,一座宏伟而精致的西洋风格建筑。粤海关曾经是清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通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赫德被授予粤海关总税务司之职,掌管中国海关事务达五十年之久。关税权是一国重要的主权,丧失关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奇耻大辱。粤海关大楼现在成为博物馆,可惜我没有时间留下来参观。

原先是打算上午先去参观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刚才预约,才知今天教堂不开放。那就先去看光孝寺。到光孝路口,在那家小吃店去吃“三及第”。这是一种用猪肝、小肠、瘦肉做成的汤,加入枸杞叶,配面条、米粉或河粉吃。19元一份。“三及第”是考上状元、榜眼、探花的愿望,是一种吉祥的意向。味道很好,又有营养,还吃得饱。

 

八点多进入光孝寺。我先前正愁没带身份证,却发现门前“今日免费开放”的牌子,我感觉这是六祖在关照我。

我对禅宗的了解,从读蔡志忠的漫画《六祖坛经》开始。迄今逛过数百座佛寺,我对佛教的了解还是没有超过蔡志忠的这本漫画小书。六祖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在黄梅东山五祖寺留下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是在光孝寺关于“风动——幡动”的论断。我很喜欢“风动-幡动”论中的辩证法气息,它与我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知识结构契合。后来对六祖一直充满敬意,跟六祖的宗教改革观念有关,我以为,六祖与马丁·路德一样,都在给信仰注入自由的空气。

六祖先是在南华寺讲法,然后才到广州,参与“风动-幡动”的讨论,并在此落发。南华寺有六祖的真身,光孝寺有埋葬六祖头发的发塔;我还相信只要风在动幡在动,六祖的精神就在飘动。

光孝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发塔—藏经楼。

山门是单檐歇山顶建筑,三开间。屋顶平缓,屋角翘起不明显。建筑风格显得古朴,有唐代的大气。“光孝寺”门匾下有“欢度国庆”的横幅,大门两侧挂着“广东佛学院”和“广东省佛教协会”的招牌。进门,左右两侧供奉着木雕的哼哈二将,应该是非常精巧的工艺,非常珍贵的用材。左右有廊道,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都围在中间。

前面是座大院子,中间是天王殿。天王殿也是单檐歇山顶建筑,三开间,屋顶平缓,四角微翘。门前有一对红色砂岩的狮子,又有两株参天的古树。墙上嵌着汉白玉的国保碑,显示光孝寺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王殿三道门都敞开着。

过天王殿,两侧有巨大树冠的古榕,钟楼和鼓楼隐藏在大榕树后面。

大雄宝殿坐落在台基之上,月台的前面是为国庆而设置的花台,中间立着国旗。大殿是重檐歇山顶结构,面阔七间。黄色筒瓦覆顶,坡面非常平缓,四角微微翘起,体现着豪迈大方的气量。两层檐之间距离很短,只有一米左右。殿内供奉的是华严三圣。门前有栏杆,不能入内。不过从门口和窗户都可以瞻仰到佛像。光孝寺不允许烧香,可以叩拜和献花。善男信女主要是年轻人,献花和叩拜的,有三五成群的,有成双成对的,有孤身一人的。我这样四处游荡既不献花也不叩拜的,绝无仅有。

大殿两边各有一座朵殿。左边是卧佛殿,供奉的是瓷质的卧佛;右边是观音殿,供奉的是木质的千手观音。大殿四周有围廊,有石栏杆,望柱上的石狮子,有十几尊是宋代的遗物,严重风化,五官已经模糊。

大雄宝殿西北角有一株菩提树。公元676年六祖到光孝寺,因为参加“风动-幡动”辩论引起住持印宗和尚注意,辨识其身份,为其剃度,就在此树下。不过,此菩提乃彼菩提的后世子孙。菩提树下有一红色砖塔,是当年为纪念慧能法师剃度而建造,埋藏其剃下的头发,叫做“瘗发塔”。发塔八角七层,高近八米,每面都有佛龛,龛内有坐佛。

寺院东边有个白色墙面的小院,有两柱红色旗幡立在墙外。这里是“风幡堂”。天空阴沉沉的,不时飞着毛毛雨。风不动,幡不动,心也不动。

在光孝寺转了快两个小时。看地图,附近有个六榕寺,也是广州的名刹,决定步行过去看看。

 

从光孝寺往东几百米,穿过一条窄窄的巷道,来到六榕寺。寺院的山门暨天王殿就在不宽的马路边,没有大殿,只是临街一座寻常的砖墙房屋,坐西朝东。门楣上有金色的“六榕”匾,门边的对联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初唐四杰”的王勃曾经游览当时还叫做“宝庄严寺”的六榕寺,受邀写下《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一文。苏东坡从被贬之地海南返回北方,也到此参观,看寺院中有六株古榕,受邀写下“六榕”二字。“六榕寺”以此得名。因为地处狭隘,门前的石象雕凿得又瘦又小,倒像两只蜥蜴。

进入院内,迎面是六榕寺华塔。该塔始建于南朝,历经毁建,现存塔体重建于北宋。塔平面呈八角形,楼阁式,外九层,内十七层,高近五十八米。因形态华丽,故称“花塔”。据说塔内有铜柱,上面铸有一千多尊小佛像,可惜没有开放登塔。一侧墙上嵌着国保碑,六榕寺塔是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塔的左边是方丈楼,右边是观音殿,后边是大雄宝殿,都是重檐歇山顶,都是绿色琉璃瓦覆顶。宝塔居于寺院正中,是唐代寺院建筑的格局。

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三尊铜像铸造于清代康熙年间,据说原先在别的佛寺,六榕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时将其搬过来。与寺内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志愿者聊天,他说因为当时缺乏佛教知识,将三尊佛的顺序摆错,而且说明文字也写错。三世佛的顺序是,左燃灯佛,中释迦摩尼佛,右弥勒佛。供台上燃灯佛与弥勒佛交换了位置。解释文字中则把燃灯佛写成了阿弥陀佛。我不太了解,但是觉得有意思。

六榕寺游人很多,比光孝寺还热闹。不过大多是游客。

离开六榕寺,前往华林寺。

看网上的介绍,说华林寺始建于梁武帝年间,是达摩祖师到访中国的第一站,是广州市四大丛林之首。想象中是一座规模宏大巍峨壮观的丛林,要比光孝寺和南华寺古老,壮观。可是我循着导航穿过玉器街,在一片现代建筑包围中到达目的地时,发现眼前是一片混乱的建筑场景,其中只有两座完整的建筑,一是祖师殿,二是罗汉堂。作为禅宗第一祖庭,居然没有山门,没有天王殿,没有地藏殿也无观音殿和藏经阁。

祖师殿坐北朝南,踞坐高台之上。大殿周边很多人,像是在举办募捐活动,那热闹的气氛有点像农村办喜事。祖师殿是重檐歇山顶的建筑,三开间,通体是黑色的,黑瓦、黑墙、黑柱,达摩祖师也是一把黑胡子。这个建筑的外形结构有些奇怪,很难说是哪个朝代的风格。脊刹上二龙戏珠的雕塑,色彩艳丽,感觉有些突兀。廊下的盘龙石柱是机器雕凿的,形态夸张,既无艺术性,也无宗教韵味。大殿内的达摩祖师,除了一把大胡子是黑的外,浑身金光闪闪,猜想是鎏金的工艺。背光也是金光闪闪。达摩祖师的形象高大威严,是我心中禅宗初祖的形象。顶上有若干大匾,其中的“一花五叶”和“直指人心”,我从蔡志忠的漫画书中有所了解。

大殿后有一汉白玉舍利塔,从其解释中可以了解到,华林寺之被毁,不是发生在反右或文革,而是更早。1924年的时候,华林寺的地产及被拍卖为居民建房用地。恢复重建是1986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还在进行中。

从华林寺出来,又在路口参观了“锦纶会馆”。这是一处两进的古建,是目前广州最完整的行业会馆。以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的形式展现广州丝织行业的历史发展,制度变迁,技术演进,市场拓展。展品不是很丰富,但设计很新颖,布局也合理。古典的建筑,传统的技艺,现代的技术展现,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整个展馆无人值守,游客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个上午,匆匆忙忙,走马观花,感觉还是有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