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之旅(23):代县·文庙


 山西古建之旅(23):代县·文庙

2021-07-07

司机将我直接送到文庙前。

代县文庙始建于唐代,元明清均有修复,现在主要是明清建筑。历史上,代州文庙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府文庙,现在则是代县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从前到后分别是万仞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结构完整,规模宏大。

万仞坊是单檐歇山顶,四柱三楼的结构;柱子出头,柱端有琉璃盘龙云罐,奇兽站顶;主楼五朵斗拱,次楼各三朵。每一朵斗拱都是密密麻麻,层层相叠。明间大门不开。一对老夫妇坐在门槛上,看着小孙子在檐下玩耍。大门都是朱红的颜色,看起来很有历史的沉重感。从东边侧门进入,门票二十八元。

穿过万仞坊进入,回头一看,中间有牌匾“万仞宫墙”,两边却没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牌楼。从“万仞宫墙”进入文庙,还是第一次。万仞宫墙是表达对孔子高入云霄的学问的敬仰。

正对万仞坊,是棂星门。棂星门与万仞坊外观相像,只是规模更大。棂星门是单檐歇山顶,六柱五楼的结构。中为明楼,两侧为次楼,相间为夹楼。主楼和次楼设木板门,夹楼是砖墙,中间有“团龙”琉璃雕饰,一图是蟾宫折桂,另一是鱼跃龙门。棂星门檐下斗拱,显示出明显的装饰性质,结构功能已经大大退化。檐下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斗拱,其设计完全是出于“构图”的需要,将其处理成花朵一样。这种处理与结构关系不大。以前我只知道昆明官渡古镇土主庙的斗拱过于繁缛,脱离结构功能,代县文庙的斗拱也是这样。

过棂星门,进入文庙前院。通道两侧是大片草地,绿茵茵的。路边有两株1300年树龄的唐槐。其中一株,几百年前就已经中空,现在里面可以站一个成人。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人们将这两株唐槐看成是代州文脉所在,应考学子经常到这里挂红许愿。往前,庭院正中有泮池,小小一片水洼;有泮桥从上通过。泮池之左有乡贤祠,泮池之右有名宦祠。现在均辟为代县名胜古迹图文陈列馆。

泮池往北,台基之上是大成门,也叫戟门,或者仪门,是上大成殿之前整顿衣容的地方。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成门内供奉着孔子和孟子木雕。原先明朝所建代州府衙前有两株千年古槐,2006年枯死。后经县政府领导决定,雕成孔子像和孟子像,陈列到文庙。

过大成门,进入文庙中院。甬道通道两侧是大片草地。东西各有廊房十三间,原先是供奉先贤和先儒的殿堂,现在分别是历史文物陈列馆和现代革命陈列馆。廊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筒瓦覆顶,屋顶有绿色的菱形琉璃聚锦。

通道尽头,有白色大理石的孔子像,石像两侧有数通石碑。孔子像背后是台基,台基上坐落着大成殿。月台有石雕栏围着,雕栏上有山水花草各种图案,生动形象,刻画清晰。可以从东西两侧石阶上月台。西侧台阶石栏柱头有两座奇妙的雕像,一个好像是打腰鼓,另一个则明显是在掷标枪。二人都是短打扮的形象,应该是近现代的雕刻。不过,这两座柱头雕刻看起来风化有些严重,又像是历史悠久的作品。

大成殿是单檐歇山顶建筑,顶覆蓝色琉璃筒瓦,正脊两端有简洁的鸱尾,中间无脊刹,正脊两侧也无装饰。垂脊上有六神兽,戗脊上有二神兽,尾端有神人。屋顶装饰如此简洁,我在元明清庙宇的重要建筑中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屋顶不是很大,坡面不是很缓,没有唐代建筑那样的恢弘大气。

檐下斗拱密密麻麻。最大最复杂的是转角斗拱,其耍头分别向不同方向伸展,其中内侧部分则明显投射向明间方向。稍间内侧的柱头斗拱也向明间方向投射,这样整朵斗拱左右就不对称,这种设计完全是装饰的需要。这样单朵斗拱左右不对称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围着大殿转了一圈,侧面和北面,不存在斗拱耍头向中间投射的情况。斗拱上都有彩绘,斗拱之间不大的空间也满布彩绘,柱头和额枋上也是彩绘。资料上说大成殿是元朝或明朝的遗构,从斗拱的浮华和彩绘的细腻来看,完全不是元朝或者明朝的风格,更像是清朝的东西。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中间五间各置四扇隔扇门,两稍间是红土墙。檐柱粗大,面上油漆剥落,给人沧桑之感。

大殿内非常空旷。中间的神龛上供着孔子,其左右有曾子,孟子,颜回,子思。因为使用了减柱法,殿内只有两排金柱。柱子很粗大,梁枋也很粗大。后来出于安全考虑新增的柱子,则显得秀气很多。明间有平綦,孔子像顶上有巨大的藻井。藻井制作非常复杂,一层一层的天宫楼阁,让人眼花缭乱。据说因为有“避尘珠”,不落尘埃,能够保持几百年色彩艳丽。殿内顶上挂着几块牌匾,其中一块是乾隆所题“斯文在兹”。我听导游说,这块牌匾是复制品,原匾在云南的一座文庙。我知道是在建水文庙。建水文庙是全国仅次于曲阜文庙的第二大文庙。

四周墙壁上挂着数十上百的锦旗,都是考成学子感谢孔夫子的。“泽被苍生,有求必应”,“心诚则灵,有求必应”,“感谢神恩,有求必应”,“至圣先师,朱笔点彩”……孔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被人作为神崇拜,不知孔夫子会有何感想。我想孔夫子告诫我们的,应该求诸自身,完善自我。求神拜鬼,应该不是他所主张的。

大成殿后面还有几座古建筑。其中西北一角有“敬一亭”,是明朝嘉靖年间所建,供奉着孔子祖先的牌位。敬一亭单檐歇山顶,顶覆筒瓦,不施琉璃,不置脊刹,坡面平缓,屋角远伸。敬一亭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置四扇隔扇门,次间置隔扇窗。远远看,敬一亭两翼伸展,振翅欲飞,颇有些唐构的风采。

慢慢走一圈,还是有不少收获。

代县文庙应该是我看过的文庙中就其建筑和内涵而言仅次于曲阜和建水的第三大文庙。

 

代县文庙旅游体验价值:AAA+

 图一,万仞宫墙

图二,棂星门

图三,棂星门装饰

图四,唐槐

图五,大成门

图六,中院(大成殿远景)

图七,廊房

图八,大成殿

 图九,大成殿

图十,“腰鼓”?“铅球”?

图十一,“棍”?“标枪”?

图十二,转角斗拱

图十三,柱头斗拱

图十四,大成殿

图十五,大成殿内

图十六,藻井

图十七,后槽

图十八,“有求必应”

图十九,敬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