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这是说,在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炎帝,是其母亲女登感应了神龙首后孕生的,感龙首而孕生牛首,可见龙首与牛首之间的互化关系:龙首可以化为牛首,牛首也可以化为龙首。
龙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具有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蕴涵的神物。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在当下,中华民族面临着海峡两岸统一、精神家园重建、与世界文明接轨等重大问题,龙文化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