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值成长:浅聊传统民营产业的消费升级问题


 勤劳创造价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东山,欢迎来到金值成长财富课堂。

下面我们通过企业成长模式来分析传统民营产业的消费升级问题。企业的发展就是产品升级-市场转化-消费升级-消费普及-消费降级-产品升级或产业升级。

首先传统民营产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靠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属于物美低廉的日常消费用品;其次这类产品本身也缺乏技术纵深,天花板效应明显,生产者往往拓展产品的横向发展,常用概念等方式进行包装;第三,由于产品本身技术门槛不高,导致竞争者众多,存在模仿和抄袭,很难从技术角度提升消费升级,所以这类产业靠的是消费普及,即市场占有率,当国内市场饱和,他们便会出口到国外,抢占国际市场。一旦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或者遭遇反倾销贸易保护,就会严重影响其根本。目前很多小商品企业早已转型,温州小商品商贸城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缺乏技术升级的产品很难通过产品引领消费升级,这类企业往往依靠消费普及程度决定其未来发展。

贸易战受损失最大的一定是传统行业,因为传统行业的竞争优势靠的是产品的价格,一旦抬高税率,其优势立马荡然无存;而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具有绝对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领先度的高科技产品就不会受到贸易战的严重影响,因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优势是产品的科技属性,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军工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传统产业受制于人,高科技产业限制于人,而大国的标准就是控制的力度。这也是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制造2025》发动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中国正在从制造走向智造,科技的不断创新正在挑战美国控制全球的根基,他不得不做出反制。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科技创新对于一个企业巨大的利益,但为什么很多企业,例如芯片企业为什么不搞研发呢?企业搞技术研发和技术升级属于战略决策,要综合当前技术研发情况、研发成本、研发周期、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资金储备、研发周期、产品应用情况等等。

我国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具备芯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所有产业的芯片应用几乎全部来自向欧美发达国家的采购,导致此类芯片长期占据中国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虽然国家和企业也在大力投入研发芯片技术,但技术的代差导致很多企业仍然把采购当作是首选,因为核心科技的研发、成熟和应用需要很长的周期和巨大的投入,而且面临着很高的失败风险。

一些专职研究芯片领域的公司也缺乏相应的资金和市场需求的支持,毕竟众多企业已经跟国外芯片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几乎没有给国产的芯片制造企业留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无法获得资本的青睐。改革开放,我们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引进技术尝试仿制,通过仿制走向自主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去占据市场,引领未来。

芯片事件正好暴露了该项技术对中国众多核心产业的制严重掣肘,随着多项政策的出台,打破市场原有格局,给予国内研发机构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让芯片研发和应用企业、投资机构看到芯片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更多的社会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才会进行整合,不断注入到芯片产业,未来才会解决这一问题。当然这也是中芯国际诞生所必须的历史和市场背景。不是不到,时候未到。

通过对企业研发的简单说明,我们能清楚发现,科技力量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核心价值,但对于企业来讲,虽然科技转化的产品能给整个国家和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便利,但科技研发所需的巨大投入又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为了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给这些具有科技研发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国家在股市成立了科创板,目的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注入到这些极具潜力的科技类公司,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力以赴进行科技研发,带动相关产业的消费升级,从而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本文完

作者简述:

人生已过而立,投资也有数载,拜读大师著作半百有余,终归与价值同向而行,期间披荆斩棘,历经磨难,虽不敢言已取真经,但投资之行日益趋稳,偶有所得,小有所悟,力图知行合一,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话投资精髓,共享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