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这一学期(48):读唐德刚的《袁氏当国》
2020-6-26
真的很惭愧。我从来没有如此心安理得地这么长时间不读书。寒假回云南带了五本书,每一本都翻了翻,读了一两个小时,二三十页,都放下了。因为疫情,心绪不宁,读不下去。分明是自己心绪坏了,有时候还赖别人写得不好,翻译不好。以往,凡是打开了的书我是一定要读下去的,疫情以来我为自己找过好多次放弃的借口。
返回武汉后,心绪还是不宁。牵扯心思的,不仅是疫情,还有正在牛起来的股市。每天都有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心绪随着K线上蹿下跳。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只有那四个小时才有点刺激的趣味。
每到期末,都是我密集读书的时节。因为期末没有了备课的借口,而且期末已经积累了一些想读的书目了。于是,打开了放在案头很久的红色树皮的唐德刚的《袁氏当国》。
这本薄薄的通俗历史著作,纪录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回国,孙中山让位大总统与袁世凯,袁世凯复辟,二次革命,袁世凯病逝……
应该说是通俗而精致的历史读物,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内容丰富,评价持中。很好读,一天就读完了。
我是因为看到北大某历史教授在网课中推荐此书才读起来的。
唐德刚有个观点,说袁世凯并非庸碌之辈,而是有学识,有能力,有魄力的将才;还说历史上对袁世凯的评价过于负面,过于脸谱化。
读完唐先生的书,还是不能认同他对袁世凯的这个评价。袁世凯窃国,是众所周知的,其反动的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即使说袁世凯有治军的将才,也没有多少体现。甲午战争之前在与日本人的对峙中,就没占到什么便宜,表现出什么能力。至于说政治上的谋略,也仅仅是阴谋诡计而已。专制制度下的政客,只有靠耍阴谋才能成功。
说到对日本人的态度,唐先生的一个说法引起注意。他说,袁世凯是痛恨日本人的,这与他当年带兵到朝鲜与日本人打仗落败有关。对于日本人后来提出的“二十一条”,他是坚决反对的。他最后还是接受了一些条款,属于无可奈何。他说,孙中山的态度不一样。为了夺取政权,孙中山呼吁日本人支持,他私下提出的条件,比日本人自己提出的“二十一条”还多。至于孙中山之后对日本的态度的变化,唐先生在此书中未论及。
对于最初国民党的统治,唐先生并不看好。他说,国民党的政治,是一种公开的腐败的政治,腐败而暴力且混乱。清朝末年的统治似乎要比国民党的统治更有秩序一些,更加有效一些。不过,不能因为这种短期的波折而否定革命。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大趋势,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起初的混乱和波折都是新制度建立要付出的代价。在唐先生的观念里,对于封建专制,即使是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是要将其推翻的。
唐先生讲到的袁世凯的一件事情很有意思。
据说,袁世凯之所以热心当皇帝,动机之一是要改变他们家族的运势。袁世凯的祖上,从来没有活过六十岁的。有人给算命,说要是袁世凯当了皇帝,袁家的运道就改变了。
袁世凯当皇帝没几天就死球了。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活了78岁。他的孙子,二儿子袁克文的儿子,著名物学家袁家骝,活了90多岁。
还是惭愧。隔了那么长时间才认真读书,读的却是这么本书,得到的只是这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