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124:聪明误


 琥珀潭日记124:聪明误

晏弘

周瑜,庐江人,一表人才,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即使三大杯烈酒下肚,也能听出乐曲弹奏中是否有误。以至于唐代诗人李端在《听筝》中反用典故,“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博青睐误拨弦,略施一计,小女子痴情又媚雅。此为他误而娱。

也有口误、字误,自误自娱。《世说新语》记载:“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会掩饰,更会狡辩,不得不服。

东坡先生写过一首《日日出东门》,其中前半部分是:

“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怪我此何求。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

这首诗被好友章惇(后来章惇当了宰相,两人成为死对头)看到了,章惇不屑,对参寥大和尚说,前步而后驾,何其上下纷纷也。东坡听到后,哈哈一笑,想起《庄子》里的话,说:“吾以尻为轮,以神为马,何曾上下乎?”参寥大和尚赞道:“文过有理,所以枕流,洗我耳也。”

还有许多有意笔误的故事,大多出自帝王、名臣和书法家之手。康熙手书“避暑山庄”的避字多一横,说是忌讳逃避一词,“避”字中的“辛字加一横就不是逃避了;他题“花港观鱼”时有好生之德,繁体“鱼”字下面少一点,鱼儿不受火烤;他到五台山寻父失之交臂,题写“云峰圣境”时在“峰”字下面少一横,说是有憾。再说说纪晓岚,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到孔庙祭拜,临别为孔府题写了一幅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对仗工整,气度非凡,一派富贵无边的书香气象。孔家人读着楹联赞赏一番后,却面面相觑,在犯嘀咕,因为上联的“富”字头上无一点,下联的“章”字中的早字一竖直通立字,纪晓岚一看也惊诧了,酒后运笔有误,但灵机一动,对孔家人解释道,此乃有意而为之,“富”字少一点,寓意富贵无尽头,“章”字一竖直通,寓意文章直通天,神来之笔,满心祝福,孔家人听后皆大欢喜,到底是真笔误还是有意误,只有铁齿铜牙纪晓岚最清楚。

我也有过几次笔误,有点意思的是,曾写过一首《明教寺的钟声》:

“大隐于市也是一念之差
一只灰蝉被红尘所困
打坐旧垒之上,敛翅不飞
千年不出一语
钟声是发自内心的那个隐喻
 
云帆低挂树枝
两足虫从四面八方爬来
一饱升官发财的横愿
不肯沿原路撤回
钟声狠狠地拧了他们的耳朵
  
总想从城市的中心突围
名声打造的锁,反把自己锁牢
钟敲零点之前
明教寺不及小名教驽台,威武一时”

诗中的“两足虫”原稿是“百足虫”,《新安晚报》发表后,我一看,不对呀,“百足虫”成了“两足虫”,到底是投稿时笔误写成“两足虫”(那时是手写稿),还是编辑黄从慎老师改了一字?不得而知,转而一想,“两足虫”也成,人嘛,柳宗元不是也生造出一种贪负小虫蝜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