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


 

口头语

早年间,北京有很多口头语,比如见面经常问“您吃了吗?”,对方伸手帮忙,无论大小,总要说声“谢谢”,对合作伙伴的付出表达尊重,经常要说“辛苦了”,称呼对方时,无论对方年龄大小“您”字放头里。

这些口头语表达了北京人的包容、大气,表达了对于他人的尊重。

不辞辛苦

在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是世界上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这是中国能够快速达到世界第二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相对较大强度的工作,有人就经常表达出“辛苦”、“累”等情绪,前辈们就经常讲:这强度要比我们年轻时差得多呢。

工作要做好,离不开精力和时间的付出。有了热爱,就有动力把工作做好;工作恰巧是兴趣所在,就有了对工作的天然的热爱,就是最最理想的情形。

倘非如此,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同样能培养出对专业的热爱,而后就会由于热爱而甘于付出更多。

付出

世间事,不怕十分聪明的人,也不怕辛苦付出的人,最让人恐怖的是那些既聪明、又十分努力的人。

郑强教授讲过: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三十米跑,不是三百米跑,不是三千米跑,而是一万米跑。

日常工作多是简单而又重复的,未必需要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只要多想一步、多试一回、多付出一些就好了。

看《断刀》、《铁在烧》不只让人泪目,感恩前人为我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更是让我们面对着先烈,不愿意、不敢提辛苦二字。

为了专业、为了生活,永远不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