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义
《慈善法》开创了大慈善格局,党的十九大将慈善事业纳入社会救助和社会治理体系,在新时代慈善事业如何发展?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带着这一课题,笔者曾两次走进榆林调研,在这里找到了新时代慈善工作的路径,看到了慈善人的担当,感受到了现代慈善的气息。
新路径探索
榆林市慈善协会成立于1998年,历经4届21个年头,市、县(区)14家慈善协会,注册志愿者分会和服务队1138个,慈善志愿者51550人。近年来,榆林慈善工作围绕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攻坚和社会公德建设两大命题,以助力脱贫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工作路径,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和社会治理并驾齐驱的现代慈善体系。
推广运行中国社会扶贫网。市慈善协会把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作为动员社会力量慈善扶贫的重要抓手,动员区县慈善协会积极参与。建立市、县、镇、村四支队伍,创立四级联动运行机制,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登陆发布需求,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注册帮扶。在网络运行中,抓住需求端与供给侧,组建了扶贫志愿者、扶贫专家、电商扶贫、扶贫众筹、宣传媒体5大联盟,提高帮扶活跃度与精准度,开创了榆林社会扶贫大格局,全市总人口注册占比、社会帮扶参与度和成功对接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线下募集扶贫款物价值5000余万元,精准帮扶了近20万贫困人口。另外创新搭建“榆林爱心GO”微信平台,为榆林市贫困户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提供电商服务。2018年9月,省扶贫办在榆林召开“全省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推广榆林市慈善协会工作经验。
开发慈善项目精准扶贫。市慈善协会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救助项目。整合传统的“三节救助”项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精准施助:春节慰问贫困家庭、“六一”关爱贫困儿童、九九重阳节关爱贫困老人,每年市、县支出善款2000余万元,帮扶贫困家庭、儿童、老人8万多人;实施教育扶贫项目,市、县慈善会每年投入500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中小学生近万名;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市慈善协会设立产业扶贫专项基金,每年支出善款1000万元用于贫困户种养加产业扶贫;实施健康扶贫项目,市慈善协会联合高新医院建立“慈善医院”,设立健康扶贫专项基金,每年救助贫困患者1000多人次,并对1000多名园林工人、民办教师免费健康体检;实施养老助残扶贫项目,6年来,市慈善协会联合榆阳区慈善会和爱心企业为榆阳区60岁以上贫困孤寡老人免费提供早餐,受益老人近千名;支出善款近500万元关爱困境儿童近万名。
以互联网为驱动,开发数字慈善新动能。“互联网+”催生数字慈善新时代。榆林市慈善协会以“互联网+”为驱动开创慈善新业态。招聘专业人员,组建了网络信息部;改版升级协会官网,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倡导县慈善会建设网站、推动市县两级慈善网互联互通;入驻腾讯公益、轻松筹等全国性网络众筹平台,策划公众乐于参与的网捐项目。在近几年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中,市慈善协会发出倡议,巡回宣讲培训,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三年来,市、县慈善协会在9·9公益日推介众筹项目54个,网上募集善款累计1079.5万元,参与捐赠网民25万人次,被省慈善协会评为网络慈善工作先进单位。
引领大众慈善发展。从2016年开始,榆林市推广府谷创建农村慈善互助会经验,在全市开展慈善社区(村)创建活动。慈善社区(村)创建活动以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倡导互助友爱新风为目标,以文化养老为抓手,以城镇社区、行政村为单位,设立慈善工作站,募集社村慈善基金,成立慈善志愿服务队,开办慈善老年大学,建立村民慈善公约。慈善工作站负责人由村干部担任,在村“两委会”班子领导下开展工作;慈善基金由村民和热爱家乡建设的爱心企业、人士志愿捐赠,用于本社、村扶贫济困、急难救助;慈善老年大学开设时政、国学、建身、养生、书法、绘画等课程,实施文化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村民慈善公约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内容,倡导居民友爱、互助;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村内开展扶贫济困义工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慈善社区(村)86个,募集慈善基金近500万元,组建社、村志愿服务队近百支。慈善社区(村)的创建,把慈善根系延伸到社会最基层组织,在居民中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是慈善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是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创新志愿服务路径与方式。榆林市慈善协会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志愿服务的路径与方式,组织动员志愿者进入扶贫攻坚主战场,2018年,市直57个慈善志愿者分会结队扶贫成效显著:市公安局慈善志愿者分会结对帮扶佳县刘家峁村,争取扶贫资金514万元,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市农机服务中心慈善志愿者分会结对帮扶子州县马蹄沟镇吴家沟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帮扶资金96.8万元,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去年脱贫44户109人;市委党校慈善志愿者分会结对帮扶横山区雷龙湾镇酒坊沟村实施果树栽培项目,推广宽幅梯田450亩,栽种新品葡萄86亩,安放垃圾箱20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中级法院、市残联等市直机关单位慈善志愿者分会积极参加“慈善扶贫一日捐”活动。市慈善协会直属服务队多次深入到县区贫困村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活动。榆林市女企业家协会蓝玫瑰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帮扶榆阳区上盐湾镇6个特困户,资助每户5000元现金和5箱蜜蜂,并传授养蜂技术。
慈善人的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县慈善会募集款物总额5.1亿元,实施社会扶贫和社会治理8类1000多个慈善项目,帮扶贫困人口240万人次。市慈善协会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省、市政府“慈善奖”,多次受到省扶贫办、省慈善协会表彰奖励,被市民政局评为4A级社会组织。市、县(区)慈善协会坚持政治引领,凝聚起大爱情怀、开拓创新、克难攻坚、清正廉明的慈善精神,彰显出新时代慈善人的使命与担当。
政治引领:将慈善事业置于工作大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榆林慈善系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慈善工作置于工作大局,赢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大力支持慈善工作的政治生态。去年,榆林市委、政府召开“榆林慈善大会”,以市委、政府名义颁发“榆林慈善奖”,27家爱心企业现场慈善捐赠2200多万元。市委、政府每年发文,支持协会开展“迎9.5献爱心慈善扶贫一日捐”活动。定边县委、政府将慈善项目列入民生工程,召开慈善促进会,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扶贫,无偿划拨10亩土地、拨付550万元建设定边县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为县慈善协会增加5个公益岗位、拨付110万元项目经费。横山区委、政府从办公大楼中划出180㎡作为慈善协会办公场所,安排公益岗位和工作经费,发文支持“慈善扶贫一日捐”活动。
大爱情怀:与穷结伴,为贫而战,在为人民服务生涯中发挥余热。榆林市、县慈善会长大多是从党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无私奉献,是不领报酬的慈善义工。“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担任会长9年来,深入企业动员募集,爬山越岭访贫问苦,围绕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策划项目,策划重大慈善活动。2017年,绥德、子州发生特大水灾,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查看,3天动员社会各界募集善款1393万元抢险救灾。在他的带领下,协会一班人埋头苦干,慈善募集连年增长。定边原县人大主任马保珍上任县慈善协会会长8个月,内引外联募集款物价值2084万元,爱心企业家臧明山安排103名残疾人就业,慈善捐赠数千万元,帮扶贫困人口近万人次;去年担任横山区慈善协会会长后,半年募集善款300多万元,协会面貌焕然一新。
开拓创新:构建大慈善思维,开创大慈善格局,勇担新时代慈善大任。市慈善协会提出“三个最大限度”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界慈善的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彰显慈善事业在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慈善协会召集县区慈善会长学习《慈善法》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了大慈善思维,开创了大慈善格局:在全省率先创建农村慈善互助会和慈善社区;率先承担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运行工作;率先成立市级慈善文化研究院,率先在全省召开市级慈善大会,率先实施市、县慈善会换届工作,率先搭建网络众筹平台。在慈善募集、社会救助、项目品牌建设、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慈善项目实施中,不断创造经验,成为全省慈善工作的一面旗帜。
克难攻坚:不断激发社会慈善热情与活力,多渠道募集慈善资源。近两年,市、县慈善会主动走出去,找善主、结善缘,与外地爱心企业、公益机构合作,内引外联开发慈善资源。定边县慈善协会换届8个月,先后与西安、北京、澳门、台湾、香港等地13家爱心企业、公益机构合作,引进项目资金1506万元。与北京航空集团合作,在定边建立航空地勤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定向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毕业后安排工作。该县8个月募集2084万元善款,其中72%来自于从外地争取的慈善资源。市和其他区县慈善协会50%的善款也来自于对外合作的成果。
清正廉明:规范运行,依法行善,提升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榆林市、县慈善协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创新性、效能型、公信型的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以政治(党的领导)、法治(慈善法规)、自治(自律章程)、德治(思想教育)、智治(科技手段)五个方面为重点。以党政机关的严谨、企业的效率为标准开展慈善工作。榆林市慈善协会建立了11类47条规章制度,依法及时公示慈善募集和款物使用情况。定边县慈善会换届后建立了8章127条规章制度,其项目管理规定:所有项目必须经监事会审查后下发项目执行通知书后才能执行。
(作者系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