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
现如今的中国高端养老服务业,正在经历“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以及政府鼓励和引导下,投资养老产业的资本蜂拥而至,其中,高端养老服务业更是投资的热点,房地产商、保险公司、外资等各路资本纷纷涉足高端养老服务业,看好养老市场巨大发展潜力,提前筹备布局、抢占市场。
1、地产养老
目前,大品牌房地产企业正以不同的经营策略进入高端养老产业。如万科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青岛等地推出幸福家、随园嘉树、橡树汇等品牌,从护理型老年公寓、持续性照料退休社区、照料中心三种模式进行城市的布局来占领市场。绿城集团的乌镇雅园首推学院式养老,在乌镇打造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主题的养老社区。绿地集团的康阳谷酒店在上海、武汉、三亚、成都、济南、郑州等形成连锁,主打为老年人旅居、康养的养老酒店。
2、保险养老
除房地产企业外,保险企业也相继进入养老产业。保险机构大多因保险销售需求而主动参与,也有视作长线投资性物业寻求平稳的回报。根据我们与各保险机构的合作及市场信息,部分保险机构也构建自己的团队直接参与项目运营,借此节省成本及提高项目回报。其他机构性投资者如国企、民企、信托及私募基金也因政策带动、平稳回报及良好前景,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
目前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合众人寿等至少有10家保险公司投资了20多个保险养老社区。如泰康人寿就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广州、三亚等地建立了“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中国人寿在北京、天津、苏州、深圳、三亚建立了“国寿嘉园”老年社区,中国平安在浙江桐乡建立了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新华保险在北京、海南等地建立新华家园养老社区;中国太平在上海建立了梧桐人家养老社区,中国人保在大连建立的人保颐园养老社区。
3、外资养老
而随着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开放,国外一些拥有丰富经验的大型养老集团看重我国潜力巨大的养老市场也开始以独资或合资及战略合作的方式参与进来。主要参与企业的国家有法国、美国、日本等:法国企业的主要代表有Orpea集团(欧葆庭)、DomusVi集团、Colisee集团(高利泽),其中欧葆庭集团是以独资的形式在南京建立了护理型养老公寓,而后两者以合资进行中国市场的拓展;美国企业中的代表有Columbia太平洋集团、峰堡集团、Merrill Gardens(魅力花园);日本企业则有长乐国际投资株式会社、RIEI(礼爱)株式会社、木下集团(KINOSHITA),日企均是采用合资或战略合作的形式。
国内外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很多担当项目运营商角色。在欧美和日本养老地产发展成熟的地区,养老服务机构也有参与项目前期的软硬件设计,有些机构更直接把资金投资于合适的养老地产项目。近年来在中国亦有同时以投资者及运营商的身份参与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
吴玉龙教授:从事商业定位与连锁经营服务四十多年,具有实战、实用、高效运作的丰富经验,专精研发“中国新零售定位盈利模式”、“中国连锁运营捆绑模式”的咨询产品,服务企业二百多家。擅长采用教练式咨询的方式,帮助连锁企业“定位转型、运营捆绑、效果付费”,被业界誉为中国新零售模式养老连锁第一人。欢迎有识之士切磋、研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