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需要掌握这五大支持系统,五条原则方可成功


 

某公司老板因为市场的萎缩,业绩不断下滑让他深感压力,下定一番决心之后他决定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号召公司所有员工积极想办法推动全员创新,争取让企业的产品再度辉煌,同时在会上布置各部门印刷宣传标语,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以及指定负责人;热热闹闹的宣传期过去几个月过去了却很少见实质性的创新提案,这种情形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相信这样的场景在很多民企中最为常见,轰轰烈烈走过场,扎扎实实做形式是民企最真实的写照。那么究竟中小型民企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没有好的办法,让这种创新能够落实下去,以使企业走出困境呢?肯定有了,只有中小型民企老板把握住五条基本原则和五个系统,那么创新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首先是很多民企老板想要创新,但是却不知道从哪方面去开始,这样就导致在员工层面提出的创新提案,对于老板而言总感觉不是重点,没有抓住企业当下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思想不在一个层面的时候两条平行线当然没有任何交集点了。这样被老板否决几次后,对于员工而言就再也没有任何兴趣提什么议案了。

然后基于很多民企老板自己固有的思维观念,虽然他从内心明白企业需要创新所带来新的业绩增长,但是骨子里面总是对于很多员工提出的议案不屑一顾或者将这种创新项目交给某一位副总,这样的做法让员工感觉老板根本就没有重视,只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罢了。

最后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导致创新失败的方式,企业明确了创新的方向,老板也扭转了自己的思维观念,成立了创新领导小组(部门)但现实情况是这个小组任何的行为方式都会受制于组织原有的管理模式的掣肘,既然企业要创新,那么势必就要打破一些原有的传统,但基于组织中现有的模式和人员理念,因为部门壁垒墙导致创新小组举步维艰。

 

基于此,中小型民企创新必须掌握的五条原则:

第一)  必须明确创新的方向: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做什么样的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让市场和客户认可。所以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者是服务创新也罢,都是基于企业业绩提高为基础的;

第二)  老板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在创新的方向明确以后,老板必须具有一种创新的超前思维模式来支撑落地。在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必须时刻鼓励员工提出的创新方案。无论员工的方案是否被企业采纳,从态度上予以表扬,内心予以重视,行为上给与鼓励。

第三)  建立一种创新的土壤: 积极建立一种创新文化,并且将这种创新文化融入到企业的基因里面,让所有员工都清楚的知道企业的核心诉求文化并努力追求。

第四)  善于发现创新的“种子”:每家企业总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刺头”,勇于发现并且引导他们向着企业所倡导的方向去努力。

第五)  给这种创新种子 “施肥浇灌”:从制度规范上予以“立法”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奖励以及如何操作,帮助这种创新的种子发芽并成长。

以上的五个原则更多是是从思维模式上予以引导创新,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必须有以下五个系统的支撑方能保证创新落地:

1) 老板必须主导创新:这样对于团队有着很高的激励作用,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公司对创新事业成功的决心并以此形成合力;

2) 挑选具有冒险精神的负责人:建议这样的人选最好是有外部引入一种性格上具有创新理念,敢于冒险和创业的候选人。

3) 所有的创新动作必须瞄准市场和客户:在新开拓市场的时候,需要不断聚焦不断调整对市场的准确度,并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合理调配最终找到合适的定位。

4) 聚集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思维整合,组织整合,资金投入等因素导致中小民企能够投入的资源有限,同时也让项目负责人对于机会的把握度要求更高,所以老板需要给他们更好的支持更多的宽容,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和定力。

5) 必须将创新组织和企业原有组织系统予以隔离:因为创新组织所需要的资源整合,打破了很多企业原有的管理标准,两个组织完全隔离以使创新小组没有束缚大胆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