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希望员工改变,却那么难(上)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改变。然而,对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些改变,我们却常抱以抗拒的态度。我们自身的改变都那么难,更别说让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了。

阻碍我们进行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理智思考与惰性的情感需求不合拍,两者互相牵制使得我们难以做出改变。

人类的情感与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不听使唤仍在原地踯躅不前。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内心的那头大象听话呢?

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事实

不论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你都可以遵循这套框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指导改变。

指挥骑象人(理智面)。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因此必须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

激励大象(情感面)。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骑象人不可能靠强迫来让大象长时间服从,因此必须从情感面入手,让大象愿意配合你,一同上路。

营造路径。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我们把情境(包括周围环境)称为路径。路径营造好后,即使不考虑骑象人和大象,改变都会更容易发生。

想要改变某种行为,必须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还要营造路径。如果能够三管齐下,即使没钱没势,你也可以完成巨大的改变。

第一部分 指挥骑象人

找到亮点

所谓亮点,指的是值得他人效法的成功做法。寻找亮点,也就是在问:怎么做才有用?怎样才能多做一些?”

面对重重困难,骑象人会觉得到处都有问题,然后就患上分析瘫痪:除非得到方向清晰的指示,否则骑象人就会无穷无尽地原地打转。

所以,实现改变必须想方设法指挥骑象人,告诉他去哪里,做什么,追求什么目标。而在你努力引发改变时,亮点是指挥骑象人的一剂良方。

所以,亮点是改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果你想要改变,就一定能找到亮点。如果你学会辨别亮点,理解亮点,就能解开有关改变的一个关键谜题:到底哪些做法需要改变?

比如我决定去跑马拉松,马拉松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也是有方法可寻的,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来指挥自己跑步。1公里、3公里、5公里,慢慢的就找到超越自己目标的感觉了。超越自己就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因此找到亮点对于改变很重要。

 指定关键举措

方向不明是改变的大敌。想要成功改变,就必须把模糊不清的目标转化成具体实在的行为。简而言之,改变需要制定出关键步骤,也就是制订关键举措。

改变始于个人层面的决策和行为,但个人层面时常内心交战,冲突不断,因而也最难实现。

惰性加上决策瘫痪,让人不免想要沿用原先的办法,继续走原来的老路。要激发人们朝新的方向改变,你必须提供一清二楚的行动指南。正因为如此,制定关键步骤相当重要。

你不可能制定每一步棋着(否则就像下棋时试图预测棋局第17个回合的走法),也无须制定所有棋着;关键在于制定关键举措。

举个例子:在跑步的时候,你需要给自己制定关键举措,找到自己的目标。比如,我想要跑完42公里。跑步的关键举措:制定阶段目标。开始的时候自己可以定一个5公里的目标,然后是10公里,慢慢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跑步的细节,你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从而最终达成自己目标。这些关键举措,才使你找到指挥骑象人的关键点。

只有指挥明确,才能摆脱大象的抗拒力。你的关键举措要让大象知道,这个目标,你是可以实现的。这样你就可以在不断完成关键目标中。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的提高自己。比如:让自己的摆臂动作合理、调整自己的呼吸、调整自己的步频、感受自己的心率。

 指明目标

在创造改变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总是很关心眼前的短期目标(由父母、中层管理者、社会活动人士即可推动实现),但我们也需要一个可以努力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目标。

我们需要的东西或许可以称为终点明信片。这是一幅关于未来可能性的生动图景,这是基于短期未来显露出或将到达的终点。

当你在描绘一个引人注目的终点时,也是在帮助骑象人克服他的一个重大缺陷——在分析中迷失的倾向。

在大多数发生改变的情形里,我们会本能地提供数据资料给骑象人:这就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原因;这是证明需要改变的表格和图表。

骑象人热衷此道,他会开始钻研资料,分析数据,试图找出漏洞,还喜欢跟你争辩你所得出的结论。对于骑象人而言,分析阶段带来的满足感大于实干过程,这一点对实现转变很不利。

不过,当你指明那个引人注目的终点后,请注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骑象人会开始把力气花到如何到达终点上。

第二部分 激励大象

 找到感觉

改变不是源于理解,而是感觉。那种感觉就是:我能做到,我的人生由我做主。

能够激励大象的因素是情绪。想要推动改变,必须先找到感觉。不过,是哪一种感觉呢?愤怒,希望,气馁,热情,恐惧,快乐,还是惊喜?

负面情绪多半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窄化效应。当你走在黑洞洞的巷子里,全身绷得紧紧的,脑子不太可能还在想明天要做的事情。恐惧、愤怒、厌恶,这些情绪让人注意力集中,它的功能就像给人戴上遮眼罩。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正面情绪的作用恰恰与负面情绪的窄化效应背道而驰,反倒能拓展和充实我们整体的思维和行动。

比如,欢乐的情绪让我们想要玩乐。玩乐没有固定做法,但能拓展我们的思考和选项。我们开始到处闲逛,探索或发明新的活动。

另一方面,欢乐的情绪激发了玩乐的动力,进而充实我们的资源和技巧。

如果一开始让大象感觉跑步很艰难、很痛苦、身体不舒服的话,你很难坚持下来。我分享一下如何找到跑步的感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配速去跑步,你会感觉很舒服。你的呼吸、摆臂调整的很合理之后,你会感觉到一种幸福感,越跑越好。当你有过这种感觉之后,你就会爱上跑步。 就像人才测评一样,弄清员工的动机,才能更好的激励员工!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