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摄像师如何进行现场人员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在庆典拍摄过程中,怎么协调现场的人员才能让拍摄顺利进行呢?本文中为大家分享几个重点人员沟通注意事项。

1】摄像师和婚礼主持人的沟通

典礼拍摄一定要和婚礼主持人要有良好的沟通。婚礼主持人掌握整个典礼的进程,因此了解整个典礼的顺序,对机位的设置和调动非常重要,你可以掌握下一步行动的自由,可以拍摄到最需要的画面。如果可以和婚礼主持人互动的话,就能够比较稳定地拍摄出自己精心构置的画面,这对后期编辑非常有用。

2】对于参加典礼的人员的幼稚度和紧张程度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大家在参加各种庆典,婚礼或生日宴会等等,都觉得大同小异,但在当事人和作为拍摄者的眼里,每一个都不同。

尤其是婚礼,对于当事人来说,大多是第一次,因此他们的幼稚或紧张是可想而知的,那么,作为拍摄者就要考虑到他们因此失仪造成的情节缺失,予以补救。

举例一、有一对新人,在新郎接新娘出门后,应该互相挽手走向花车,可能两人同居时间长,男的走在前,女的跟在后,没有一点相互亲密的感觉,完全是赶着参加别人的婚礼的样子,我此时就要提醒他们,别忘了自己是今天的主角。

举例二、另一个极端就是太投入的主角,举手投足都把自己想象成电影里的人物,表情、动作都非常非常的夸张。这时就要提醒他们放松心情,神圣的感觉是通过镜头仰俯的角度和移动,以及在后期制作时的编辑和配乐等来塑造的。

举例三、还有一种是镜头恐惧症。有许多人一对着镜头就发懵。本来一直很自然的表情,一看见镜头对着他(她)立时张口结舌,仿佛人生遭到毁灭打击一样,可是镜头一转移,他们又谈笑风生。

这些人真是摄影人最憎恨的“镜头白痴”,只能偷拍,在他们注意不到的地方隐匿镜头或长焦镜头的办法搞定他们。

3】有些拍摄主角本身就是幼稚的,比如满月酒上的儿童

自然主义的拍摄方法,不摆拍那些人的表情。拍摄一些主角们趣怪的动作,他们的背影等等,这有一种人文的情怀吧?在拍摄过程中讲究有一定情节,但不是完全的再现,而是一种感性的再现,很小资的感觉。

曾经有雄心壮志,拍摄伟大的电影巨献,当真正拿起摄像机,激情是什么东西,激情就是从显示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定要有目的去录制一些场景,在现场录制时就应考虑后期是否可以用上,这样可以避免这摄像的过程中浪费很多的镜头。

大家看过本文,应该对摄像师在现场应该有的一种心态理解的更加透彻了吧,不要高估别人,也不要高估自己,有耐心就能进行良性沟通,大家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