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声再起
7月24日举行的政治局会议对于2018年下半年的房地产走势给出了答案:“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大致的意思是:不允许房地产市场的大涨大跌,现行的调控政策还将继续执行,长效机制的建立还要加快。所谓调控机制,可以理解为短期内不会再做大幅的调整,或者再辅之以房产税。
在资金全面紧张的情况下,注入房地产的资金闸门基本被闸死,从而从销售端做了降温。失去了政府不断输血的强力支持,房价自然就失去了上涨的动力。
不会暴跌
十年前,王健林老板在重庆就讲过:从逻辑上讲,没有可能全国一致性的大涨或大跌。
2017年至今,环北京房地产冰冻,典型的是燕郊、固安在内,房价折半。房价的折半,首先给大家降了温,让大家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其二给其他地区的房价降了温——环北京再降价的话,就会吸引来更多的外地购房者。
同事们分析认为,环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短期内不可能快速上扬。
再调控
中国的M2过高是共识,防控金融风险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主题,供给端减少了资金的供给,再加上需求的降低,自然而然的房地产市场就降温了。
人均住宅保有量已经超过了46平方米,接下来就是结构性的调整为主了。在很多城市中,人均商业地产供应量也已经超量过多,接下来就是分流,增量和存量并举了。产业地产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其供应过度已经非常严重了。
再调控是必须的,除了政府的调控之外,企业的主动调控是更重要的;谁能主动调控、转型,谁就有机会取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