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城市要想走得远,应该做的是向东部强市虚心学习,而非夜郎自大、盲目攀比


 

 

山川网:今天是周末,所以小川本来也不打算写关于区域经济的深度分析文了。恰巧,今天小川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记不住了,大致就是标题党常用的那些套路。而内容,虽然篇幅很长,字数很多,但通篇就是抓住小学生在校人数郑州比南京多,然后鼓吹中原崛起,南京没落。这样的文章,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地域黑引起两市甚至两省的争端,从而获取流量。尤其是在小川发现这篇文章的来源,是某房地产行业相关企业时,就更是觉得这完全是一个套路了。


事实上,在网络上通过挑起地域黑获取流量的关于城市间的文章,一般会遵循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开黑的两座城市首先要旗鼓相当,是同一级别的。比如说网络上最常见的相爱相杀的城市CP,如北京和上海,广州和深圳,南京和杭州,武汉和长沙之类。这些CP之间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行政级别也接近,所以综合实力在伯仲之间,各自有各自领先的优势和劣势,所以攻守之间,非常有趣。尤其是南京和杭州,之前在知乎上的那一场旷世过招,双方才思敏捷,棋逢对手,一时传为佳话。

 

关于中国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近几年经济增速较快的情况,小川之前的多篇文章中都有做过分析,大致无非几个原因:其一,东部沿海省市经过自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相对较发达的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全面进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是必然;其二,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量,主要靠基建,这是所有国人都众所周知的,东部沿海强市基础建设已经相对成熟,铁路、公路、地铁、城建的建设任务,自然而然会过渡到中西部省会城市,从而在经济增速数据上得以彰显;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东部沿海多数城市由于城市化起步较早,多半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阶段;而中西部省会城市,则多半还处于城市化的中期,这一阶段的表现为: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房价持续上升,以及对应的经济数据持续增长。

 

 

 

所以,当我头一眼看到这样文章时,感觉是非常荒诞的。作为新兴城市,想要挑战老牌劲旅时,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实力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比如深圳挑战广州这件事,虽然在很多硬件条件上,深圳距离广州还有差距,但是深圳的年轻化、科研实力和企业实力,都给了深圳足够的底气与广州进行长线的竞争。而郑州叫板南京,这本身就非常荒谬。

 

论经济圈,南京身处中国第一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和上海、杭州共同构成的城市群三极之一,南京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连接十分紧密。而郑州所谓的“中原城市群”,还仅处于构想阶段,“城市群”内除郑州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与郑州级别相当的二线城市,就更不要说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而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任何一个都不容郑州小觑。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单打独斗根本没有任何前途,团队战是大势所趋。

 

论行政级别,南京市是华东交通枢纽城市,陆路、水路、航空三合一无短板,原七大军区华东军区总部,现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副省级市。而郑州,只是省会城市,行政级别仅为普通地级市。

 

 

论经济实力,我们抛开江南富庶千年至今不谈,单只看当下两城的经济水平:依照2016年中国城市GDP的官方数据,南京GDP总量10503.02亿元,全国第11位;郑州GDP总量7994.20亿元,全国第17位。如果觉得差距还不够明显的话,我们再看看当年度的人均GDP数据,南京12.74万元,郑州8.35万元。差距是否足够明显?

 

更为关键的是,南京是江苏省会,郑州是河南省会,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二市背后的省级阵营的实力。远的不说,就拿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省级行政区GDP官方数据,江苏排名全国第二,一季度GDP18822.60亿元;河南排名全国第六,一季度GDP9392.22亿元,差距近一倍。而且,南京虽然是省会,却不是省内GDP总量最高的城市,还有GDP更高的苏州和GDP相近的无锡两城。而河南,郑州之外,可还有其他能拉出来一战的城市?

 

城建水平,我们单独调出公共交通设施来比较,就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截止2017年5月份,南京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258.90公里,开通线路7条,车站数量139个,全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郑州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95.41公里,开通线路3条,车站数量61个,全国排名第十四。

 

民富水平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上。老百姓手里究竟有没有钱,就看舍不舍得花钱,每人又花了多少钱。根据2017年上半年的人均社零消费数据上,南京人均消费3.3万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超过北上广深四城。郑州由于不在前十,所以很抱歉没找到对应数据。

 

 

硬实力比完,我们再来比比软实力,先说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南京是中国三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988/211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座超级城市,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8座。郑州,仅有郑州大学1座。

 

医疗资源水平,南京是国家重要的医疗医药中心,医疗卫生环境仅次于上海、北京,新药研发水平位列中国第三,是中国新药研制的重要基地,拥有30余所三甲医院。百度百科上贴出的郑州三家医院数量仅十余家,我们姑且翻倍,依旧不在同一量级。

 

我们再来谈谈历史,聊聊背景。传统史学按建都时间长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阳、北京中国四大古都。在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的说法是"中国五大古都",它们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30年代,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但是并未被大众所接受。1988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古都,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论历史人文,河南拿洛阳出来比,尚且和南京实力相当。拿郑州和南京比历史,不亚于痴人说梦。

 

我们就姑且把二城都作为中国历史“名都”,那就再看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比文化产业占GDP总量的数据,差距太过悬殊,我们就来看看两市的4A以上景区数量吧。南京,4A以上景区22家;郑州,4A以上景区13家,差距又接近一倍。

 

而如果什么都不说,就单单讨论两座城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美誉度,结果怎样我想大家都该心知肚明。

 

 

今天之所以一反常态,直接把中西部城市和东部城市放在一起全方位、立体多层次地进行比较,目的并非想要歌颂哪个,贬低哪个。因为小川本人既非河南人,也非江苏人,不存在利益关系。近些年足迹遍布国内二十多个省份,一百多座城市,几乎看遍了中国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在各方面,都差距非常明显,而且绝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追的回来。

 

知耻近乎勇,这是小川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最大建议。你首先得认识到自己相比别人是落后的,这样才能深刻反思自己落后在哪儿,该向谁学习,该怎么学习。而不是凭着近几年的基建刷新了GDP数据,尾巴立马就翘起老高,先是和周边的省市比,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去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一二的省份去比。

 

比也就罢了,还要欲盖弥彰,一叶障目,拿着并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客观判断标准的数据,自娱自乐,得出一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荒谬结论。往小了说,这是胡说八道,吹牛皮找乐子;往大了说,这是在向所在城市和所在省份的居民传递一个错误的价值观——我们已经厉害得不行了,连老牌强市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当今中国区域经济之争,早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头部城市的竞争就更是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埋头苦干尚且有随时掉队的隐患,就更不要说边干边吹,摆出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小川还是一贯坚持,北方的朋友没事多往南方跑跑,中西部的朋友没事多往东部跑跑,等眼界开了,视野宽了,你自己心理就会明白,北方和南方的差距在哪儿,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又在哪儿。

 

愿中国所有城市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愿生活在每一个城市里的居民都能够宜居幸福。但我希望,是清醒的幸福,不是愚昧的幸福。

 

注:本文插图均取自视觉中国,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