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转轨,每一个个体、家庭、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急剧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巨变的社会冲击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思潮也对当代所有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在这样的一个当下,我们重新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思想中去寻找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这是我们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取决于这个民族思想的高度,而这一切将以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传承与发展为基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激发起了鄙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书写传统文化的热情。俺家乡汉阴,历史文化既厚重,又充满神秘色彩,我就将家乡作为研究对象。这方面,耄耋之年的笔者也有条件,一则亲身经历了汉阴民国至21世纪初许多政经、文化、民俗活动,二则亲眼见过汉阴遗留下来的诸多古建筑、古遗迹,三则亲耳聆听了不少老人述说的汉阴乡土记忆,四则能静心搜集查阅省内外大量有关汉阴的文献史料。一次次与汉阴历史文化擦肩而过的经历,促使我数十载潜心调查研究,不断求索、反复论证汉阴历史文化。终于苦尽甘来,有了可喜的收成,前几年出版了《汉阴风情》、《汉阴研究》。近几年,我对汉阴历史文化的探索,深入了一步,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收获,陆续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在报刊、网站和博客。近来,鄙人将这些文章集结成《汉阴文史大观》出版,也可算是对《汉阴风情》、《汉阴研究》的补充,并由此构成我的汉阴历史文化三卷本,加上在下《汉阴历代人物》、《汉阴古诗选注》、《汉阴家乘选编》三部,也是汉阴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系列专著。
可以说,我用一生的时光,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将一件又一件恰似“文物” 的东西修复回曾经的模样,让岁月深处那些沉睡着的故事碎片再度苏醒、拼合、浮出水面,让这些“文物”不再仅仅是文物——透过它们,使人们能仿佛听到数千年历史那温柔而丰盈的诉说声。也是为了将萎凋中的汉阴文化遗产,注入“强心针”,让人们在几百几千年的历史灰烬里,重新寻找余温,淬炼出养分,再度滋养故乡,振作起精神,走向现代之辉煌。这就是我编纂汉阴历史文化系列专著的初衷。
《汉阴文史大观》秉承求真、求是、求正的原则,力求以科学系统的方法,甄采考索,梳理坠绪,博观精鉴汉阴数千年社会文化之流变,进行纵深研究,编辑成了汉阴史上这本重头书,分了【史海拾贝】、【考古与发现】、【碑海钩沉】、【巴国探秘】、【经典遗存】、【一代宗师】、【古近代经济】、【古近代交通】、【古近代教育】、【文化史略】、【明清移民】、【老城记忆】、【名胜古迹】、【民风民俗】、【宗教文化】、【民间舞台】、【昨夜星辰】、【灾害回眸】、【汉上杂俎】、【凤堰解读】、【 双河写真】、【汉阴美食】、【民间歌谣】、【轶闻趣闻】、【散文诗词】等篇章。通过对汉阴历史文化的评述、分析、研究,使世人更多、更正确地了解汉阴。
需要说明的是,包括本书和《汉阴风情》、《汉阴研究》、《汉阴历代人物》、《汉阴古诗选注》诸著作及在媒体发表的大量文章在内,鄙人对汉阴历史文化的解读,在一些方面与本邑县志和某些文友的观点相左,纯是巧合,属学术范围正常之事,毫无攻击他人的不纯动机。讲真话不容易,这正如哲人所说:“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于心。”我欢迎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上正面交锋,一时弄不清孰是谁非,那就让历史事实说话,由后人评判。文化要繁荣,必须秉公办事,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呜” 的方针,大度包容,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发表和争呜,杜绝文坛的“家天下” 及各种不正之风。
多年来,我为汉阴及安康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呕心沥血,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主张,大都被直接或间接采纳,有些未被重视,囿于现实条件或领导人的认知水平。尽管习惯势力多么强大,我的呐喊多么无力,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老共产党员,我还是要说,还是要继续书写,权当给汉阴及安康后辈人留下一笔文化遗产。
文化是精神的源泉,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我深信,汉阴如果珍惜历史文化记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标识、印记,增强文化软实力,就会在无形中积攒人脉、聚敛人气,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我们应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珍惜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和建设者。让历史文化的精华留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政者和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致敬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一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精髓成为我们每一个个体人格理想、人生进取中重要的智慧源泉,成为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力量。
但愿此书裨益于汉阴和后代。本书疏漏、错讹难免,诚望诸君赐教。
李家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