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模式(5)


  (5)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起注册时,均有些启动或发起费用。多数是自然人以个人积蓄作为初期投入。为使发起的项目得以生存和正常运营,其初期运作都是捧着商业计划书四处路演,筹集后续发展放大业务所需资金。通常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多数潜在投资人和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商业计划书都十分谨慎、质疑多过信任。中小民营企业所涉及行业或产业,多半属低端、劳动密集的服务行业。仅以在改革开放40年中成长的中小民营餐饮服务业为例,不难发现有些品牌的餐饮起步十分夺目,发展迅速但衰败也快。如果说有产业链条,可能多半是当地的农贸市场和物流配送。相比之下,卖汉堡包和炸鸡所派生的却是家禽养殖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及食品深加工混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投资控股上市公司,带动的是现代农业集约化农场产业。数样元素:土豆、西红柿、鸡蛋、面粉、奶酪、各类饮料——拉动一个产业链。

  一位英语教师、一位历史讲师、一位作家和一位职业咖啡烘焙工程师,前三位大学校友和一位专业人士在西雅图可以突发奇想,把一个小咖啡店开遍全球。当然也有值得国人骄傲的事:一位老大妈把自己的调味酱卖进了几乎全球所有华人超市。

  “'品质、服务、洁净和价值观',如果我每重复一次这句话就得到一块砖,我想一块块排起来早已足够横跨大西洋了。” ——汉堡店连锁发起人。

  若能经大数据比对,明晰现有国内中小民营知名餐饮连锁有多少家有自己的农场或蔬菜生产基地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