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琐记(38):上里古镇·宾至如归
2016年7月21日。
从碧峰峡出来,往北再走十几公里,就到了上里古镇。
头一天,我们预定了老街外的一处客栈。上里看起来是个旅游业比较成熟的古镇,网上得到的印象,这里的客栈网评大多不错。我们预定的客栈叫做“上古中心酒店”,这名字有点大,好像还有点忽悠。不过网评很好,说老板很实在,老板娘很热心,说住这里有家的感觉。
办理入住的是老板,看起来是个实在人。同在峨眉山一样,我们预定的标间没有了,老板主动给我们升了级,也没提加钱的事情。老板提出要帮我将行李送到房间,我拒绝了。我不想在这个年龄就给人老不中用的感觉。不过,老板的心意我心领了。我们出去参观的时候,老板还详尽给我们介绍路线,特产,物价及注意事项等等。
之前看网评,说这家酒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很客气,会邀请客人跟他们一起吃饭,对这点,我倒是没有兴趣。我不太愿意跟陌生人一起吃饭,那样会比较尴尬,经常吃不饱。我们最近一次跟店家一家人一起吃饭,是寒假期间在怒江边的郁五林家;一起都好,只是大家都有些拘束和尴尬。所以我们到古街上闲逛的时候,就解决了晚饭问题。我们回酒店的时候,老板一家,包括服务员在客厅大桌子上吃饭。老板娘很热心地跟我们打招呼,“吃饭了吗?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其实也就是个客套,不过还是让人感到温暖。我们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很少这样跟人打招呼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出门,吵醒了老板娘。老板娘起来跟我打招呼,还问要不要煮面给我吃,我谢绝了。我正想到镇上吃点有特色的东西,老板娘又说,那也好,走的时候她会给我们带点儿玉米棒子。
我们到古街上逛了逛,拍了照,吃了早点,就回宾馆办手续离开。这时,老板娘拎着一袋子刚刚煮好的玉米棒子过来,送到我手上,说是让我们路上充饥。老板娘先说这事的时候,还以为是客套,当她真的将玉米棒子塞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就不知所措地有些感动。客人与店主之间,本来只是萍水相逢的经济关系,这一袋子热乎乎的玉米棒子,却使这种经济关系充满了人情味,一时间我们似乎成了亲戚。
那玉米是新鲜的糯玉米,刚刚成熟,既不老也不嫩;正是当吃的时候,吃起来又甜又香。就是靠着这一袋玉米,我们一直开到西昌,中间没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