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房产税难以承受之重


 别给房产税难以承受之重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今年7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研讨会,研讨当前中国房地产走势,并“建议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开征房产税。”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称,应该尽快在一线城市推出房产税。因为“高房价大幅提高商业成本,将大量的实体企业逼走,最后将影响中国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国最大的政府智库的社科院为什么又想起了房产税,因为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又一轮上涨。社科院建议尽快在一线城市推出房产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降房价。他们把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实体经济不振的板子打在了高房价上。并希冀通过征收房产税既达到降房价的目标,又达到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按照社科院的研究设想,征收房产税似乎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但却给房产税研究又一次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过去若干年,每到一轮房价上涨的时刻,各路专家对房产税的鼓噪就会盛行一时,政府也陆续出台限贷、限购和限价各种调控措施,但仍然难以阻挡房价的又一轮上涨。而等到取消限贷、限购和限价,房价刚刚进入下跌周期影响到经济增速时,政府又终于按捺不住提出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等挽救经济下滑的措施。而在去库存的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却导致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发端于2015年底,今年初的这轮房价上涨就是在政府去库存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的。各级政府无疑是这轮房价上涨的始作俑者和直接推动者。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政府彻底放弃现在的计划经济调控思路,放开城乡土地供应并启动集体所有制土地制度的私有化改革,才能促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才能使一、二线城市房价不再非理性上涨。而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却舍本逐末,企图建议用开征房产税的办法起到降房价的作用。这既是房产税的不能承受之重,也为一、二线城市的刚性需求一族增加了额外经济负担。他们刚刚为买高价房付出了全部积蓄或背负高额房贷甚至花费了父母一生的心血,现在又要为房产税埋单?还让人家活不?

如果说社科院的建议不靠谱,还只是研究而已,距离转化为政策和实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而某些媒体报道的“房地产税法将在2017年通过”和“房地产税将全面开征”更是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不仅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关注,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影响。有的报道还加油添醋:100万房产年交5000元房产税。试问一套住房5年前购买100万元,现在价值500万元,按哪个价格征收房产税?难道现在一套价值500万元的房子每年要交纳2.5万元房产税吗?有的报道说什么按人均扣除住房面积20m2后计算房产税。试问在我国目前尚有户口限制,人才自由流动受到人口自然迁徙制约的前提下,如何计算住房人口?父母随儿女居住又以什么标准扣除人均面积?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征收房产税本来是一件关乎全民利益的大事,政府应该慎之又慎,政府智库的研究建议也应该全面周到,严肃认真,才能够把好事办好。但广大的人民群众现在却面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别一些所谓的税务研究专家,常常不顾国情,有违常理地发表一些不靠谱的征收房产税言论,视房产税研究如同儿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甚至恐慌情绪实不应该。

对此,财新传媒援引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观点称,房产税法并未列入2016年年度立法计划,因此不可能于2017年开始实施。算是为这场传言中的征收房产税风波暂时划上了句号。

但我认为对于征收房地产税的研究却不能就此止步,民间智库应该担当此任,政府智库更有责任。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应集中在两点。一是城市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的研究;二是厘清土地出让金和将来征收的房地产税的关系。只有在此理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为政府决策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至于是否采纳?何时采纳?那就要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了。

201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