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国学传统文化需要代代传承,自古至今,书院是传播的好方法。
----- 诸葛长青
    顶礼盘古大帝。伏羲。女娲。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
    顶礼天。地。君。亲。师。
    顶礼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禹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李世民。
    顶礼孔子。孟子。子贡。子路。朱熹。王阳明。
     顶礼姜太公。黄石公。鬼谷子。张良。诸葛亮。
    顶礼古今所有传播国学的圣贤、所有默默奉献的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民族。
    中华民族用无量智慧,传承伏羲女娲、三皇五帝、孔子、孟子、王阳明等历代圣贤的智慧。
    而通过书院传播国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创举。
    书院,是中华民族特有传承文化的民间教育机构。
    诸葛长青研究认为,中国书院,可以追溯到鬼谷子、孔子办学的书院模式。后来,民间书院越来越多,譬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是其中明星。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在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书院在我国发展,是一个迅速渐进过程。
    书院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宋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宋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唐宋元明清,是中国书院的繁荣时期。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我国古今很多文化传承,书院有巨大功劳。书院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譬如王阳明就是通过龙冈书院传播了他的心学理论。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堪称是书院的榜样之一。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崛起,很多有识之士、企业家、国学家等纷纷建设书院以振兴国学,令人感动,诸葛长青认为,为了让新建的书院发挥传承历史、传承国学、保存书籍、交流学问等目的,应当学习“白鹿书院”的建设整体模式,实现天人合一、万古流芳。
    相传白鹿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
    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从方位格局上看,书院座北朝南,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建筑,布局相当考究;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一、白鹿洞历史沿革
    诸葛长青:书院名称,往往体现开创者的思想。而白鹿书院的名字,来自于创始人李渤喜欢养的白鹿。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喜欢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
    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当时著名的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过学。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
    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年),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
    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县)中学堂管理。清末宣统二年,清廷废白鹿洞书院名称,改称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书院于1903年停办。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
    民国七年(1918),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整,但终又日益颓坏。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一度占用书院院舍。
    抗战时期,又遭到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白鹿洞建筑格局
    诸葛长青:白鹿洞的建筑来自于周易堪舆建筑术、道德文化魂,符合天地之道,因而流传至今。这也是天道的力量。
    书院坐北朝南,为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建筑,布局相当考究;从建筑材质结构看,书院建筑多为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礼圣殿、朱子祠、御书阁、明伦堂坐落在楼阁庭院。
    主要建筑
    1、书院大门
    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
    2、先贤书院
    白鹿洞书院第一个院落为先贤书院。主要景观有院门、二门、丹桂亭、碑廊、朱子祠、报功祠等。先贤书院由中门分为前后两进。院门上悬有李时达手书"先贤书院"横匾。门左又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手书"朱熹纪念馆"金字黑漆竖匾。前院辟作一个花圃。诸葛长青:书院一般都把孔子、孟子等圣贤牌位雕像等供奉其中,体现尊崇圣人之道。
    3、朱子祠
    朱子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应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知府张象文创建此祠专祀朱熹。祠中立朱熹自画像石刻,左有张象文《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作为朱熹纪念馆,室内还陈列《朱熹生平事迹》共九部分。诸葛长青:由于朱熹对国学的贡献,因而很多书院都予以供奉。
    4、报功祠
    报功祠位于朱子祠西,原称先贤祠、三贤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白鹿洞书院史展览》共五部分。诸葛长青:书院供奉圣贤中,一般都把创始人名字雕像等供奉其中。体现感恩。
    5、棂星门院
    棂星门院位于先贤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二个院落。主要景观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和礼圣殿。这一组院落由礼圣门辟为前后两进。
    6、棂星门
    棂星,本来称灵星,是天田星。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为了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为祭天的头等要事。到了宋代,儒家把孔子与天相配,所以在孔庙和儒学中,也都把祭祀孔子当作祭天,所以都筑有灵星门楼,用以祭祀孔子。演变到后代,人们觉得汉代祭祀天田星是为了求得农业丰产,与孔庙里祭祀天田星一样重要,又见门的形状好像窗棂,就把"灵星"改为"棂星"。
    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47年),为南康知府何溶所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康知府苏葵重建。原为木构建筑,后由知府周祖尧改为六柱五门的石坊。棂星石坊是白鹿洞书院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7、礼圣门
    诸葛长青:这都是为了纪念圣人孔子。
    礼圣门原称先师庙门、大成门。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迁浙东提举,出资30万嘱南康知军钱闻诗修建礼圣殿,次年由新任知府朱端章开工兴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
    8、礼圣殿
    诸葛长青: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为“大成至圣先师”,因而祭拜。
    礼圣殿又名大成殿。"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宋徽宗又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者。礼圣殿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殿正中有先师孔子行教立像,原为唐代吴道子摹绘。上悬清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像下有石龛、石香炉、石花瓶等。后壁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殿中左右神龛有线雕"四圣"石像: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于、亚圣孟子。殿旁两侧神龛还有十二贤(又称十二哲)线雕小石像。
    9、白鹿书院
    诸葛长青:书院是人们学习、读书、思考、教学、交流、研究、辩论的主要地点。
    白鹿书院位于棂星门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三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院门、御书阁、明伦堂、鹿洞、思贤台等。白鹿书院门楼重檐灰瓦,檐下花岗岩石额上由赵朴初题写"白鹿书院"四字。门内又是一个小院,东西各辟出一排厢房,廊柱卜有诗联。西廊柱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东廊柱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院中设六边形石桌一张,桌下石柱刻有精致的浮雕狮子滚绣球、猛虎下山、奔马等图案,石桌周围另设六个青石鼓墩。
    10、御书阁
    御书阁又名圣经阁、圣旨楼。始建于南宋,现阁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南康知府叶谦、知县毛德琦重修,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阁中先后藏有朱熹奏请宋高宗御赐《九经注疏》、《论语》、《孟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御赐《十三经注疏》、《廿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集》等书。诸葛长青:很多书院一个重要作用是藏书、印刷书籍,古代很多书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流传下来的。诸葛长青看到,余秋雨先生的很多智慧都是从一座山中书院大量古代藏书中汲取的,所以我们要感恩前辈们的无量功德。
    11、明伦堂
    诸葛长青:明伦堂,就是朱熹先生提出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伦堂又名彝伦堂。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建,明弘治十年(1497年),江西提学佥事苏葵重建。明伦堂原为书院讲堂,是白鹿洞书院中的重要场所。堂内现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安世鼎撰写的《御书阁碑记》。
    12、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最初没有洞,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罕事。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刻湛若水《心性图说》于碑屏、《四勿总箴》于洞壁。吕棺撰《新辟白鹿洞记》。直到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岩才置石鹿于洞中,并作《石鹿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参议葛寅亮认为不应开洞置鹿,于是将石鹿从洞中取出埋于地下。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发现石鹿,又重新置于洞中。这是一尊跪式石鹿,双耳直竖,神态机敏。在雕刻上刀法简练,线条柔和。这尊石鹿是书院仪存的明代实物。
    13、思贤台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贤亭,并作《思贤亭记》。思贤台依山而立,为全院的最高点。
    14、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位于白鹿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四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门楼、崇德祠、行台等。这一组院落,因朱熹别号为紫阳,故名为紫阳书院。花岗岩门楼上,由冯友兰先生题写"紫阳书院"四字匾额。全院由中门分为二进。前院两侧有碑廊,总称为白鹿洞书院东碑廊。
    15、碑廊
    前院中有翰墨云集的西碑廊,碑廊中有修建记文、洞规教义、诗词歌赋、游记题词等各色字碑。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紫霞真人手书的《游白鹿洞歌》。相传明万历年间,一位身着麻衣芒鞋的道人云游至白鹿洞。饱览这里的山川景物之后,信手采一把蒲草,在院墙上写下这首长歌,落款是紫霞真人。学子们闻声赶来,只见墙上游龙舞风,墨色灿然,却不见道人的踪影。人们盛传,这紫霞真人就是明嘉靖年间的头名状元罗洪先,因为他弃官后云游四方,晚年隐居庐山。
    16、崇德祠
    清康熙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同治十年(1871年)补刊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新造崇德祠头门三间,祠东添建号舍四间,祠后老新八间,今改三重共九间。"1989年,重修为凹字形平房。
    17、行台
    清康熙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同治十年补刊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新造行台前头门三大间"。1989年重修,现为四柱五问的长方形平房。行台现用作"白鹿洞书院历代名人蜡像陈列馆",其中陈列"李渤与白鹿"、"朱熹与生徒切磋"等神态逼真的蜡像群。
    18、延宾馆
    延宾院位于紫阳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最后一个院落。原主要建筑
有延宾馆门、憩斋、逸园、贯道门、春风楼等。延宾馆建成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江西提学佥事李龄出资建馆。当时的洞主胡居仁作《延宾馆记》,文中记述白鹿洞书院盛况,"好古学义之士,自公卿以至岩穴之贤,来游是洞者接武联镳",于是李龄建立延宾馆,热情款待四方来客。延宾馆最北端的春风楼,为历代洞主著述下榻之处。
    19、独对亭
    独对亭在延宾馆东南,左翼山下,这里西对五老峰,下临圣泽泉,崖石峻峭,涧水湍急。原为北宋丞相李万卷校勘书籍之所,因此又称为勘书台。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提学副使邵宝为纪念朱熹,在此择地建亭,取名独对亭。
    20、枕流桥
    独对亭东行数十步,贯道溪在这里遽然劈为两支。溪上石桥独立,桥下溪流出峡,飞湍陡绝,大石横枕。由此,巨石名为枕流石,石桥名为枕流桥。峡门中水石相激,怒若飞霆,激起而喷,若烟若霞,这是书院中一处胜境,称为小三峡。诸葛长青:根据山间流水树木景观,起一些诗意名字,自成千古佳境。
    21、流芳桥
    贯道溪出峡口向东,迂回流山南折而下。山上原有六合亭,山下跨溪有流芳桥,又称濯缨桥。朱熹知军时所建。流芳桥面对五老峰,溪流绀洁。最初小桥无名,宋嘉定十-年(1218年)四月,南康知军陈宓与张琚、罗思、姚鹿卿、张绍、潘柄、李燔、胡泳、缪惟一等会讲洞中,歌颂朱熹之芳泽,并特别将桥名为"流芳"。陈宓在桥北刻"流芳"两字,又在桥东石壁上刻《流芳桥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流芳桥圮塌。此后,经过多次修建。现桥为解放后重修。
    三、地理环境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白鹿洞书院所处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气温年交差小,降水丰沛,但季节变化较大。
    四、白鹿洞历史文化
    1、历史渊源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2、白鹿洞学规
    诸葛长青:书院院规很重要,可以促进学院健康发展。
    《白鹿洞书院学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
      3、关于白鹿洞的名诗。
     白鹿洞(唐)王白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我在白鹿洞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深,我为何这样努力?因为人生苦短,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如果不是修行的道人过来善意微笑提醒,我还沉浸在追寻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研究之中呢。)
     五、对外交流
    诸葛长青:古代书院,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灿烂明珠,书院传承文化思想,值得我们研究、思考和推进。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2010年8月下旬韩国书院联合会常任理事朴成镇先生一行来白鹿洞书院进行访问。9月下旬黎华同志应韩国绍修书院之邀,代表白鹿洞书院赴韩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并与之缔结为友好书院。
    2011年6月中旬韩国绍修书院回访白鹿洞书院,开展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动,并用韩文吟唱《白鹿洞书院揭示》。8月上旬邀请朱熹后裔、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茂男先生偕夫人来院进行文化学术交流。8月中旬日本兴让馆高等学校理事长井上数马一行应邀,参观白鹿洞书院并进行学术交流。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截止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本文参考白鹿书院网络资料、诸葛长青书院文化研究)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白鹿洞书院美好瞬间。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白鹿洞书院美好瞬间。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白鹿洞书院美好瞬间。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白鹿洞书院美好瞬间。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白鹿洞书院美好瞬间。
 
祝福天下孝亲尊师、止恶行善、造福社会、弘法利生
持续忏悔、放生、施食、念诵、吃素的有缘者

富贵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早成果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秽迹金刚。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常住金刚。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zhuge896)
可以通过zhuge896加入或者扫描加入

 
白鹿洞书院:中国书院建设的榜样(图)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公益平台,欢迎喜欢国学的有缘者加入。 
共同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实践国学。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更多关于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素食、国学、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http://blog.sina.com.cn/ssskkk
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
2、改命运:孝父母+五合一+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ujl.html
3、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i.html

6、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7、诸葛长青施食仪轨(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图画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ree.html

9、诸葛长青施食仪轨(视频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ygr.html

9、诸葛长青火供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vbc2.html

9、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10、施食提醒:添加大佛威猛金刚神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11、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12、施食提醒:施食可以回向天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sij.html

13、如何念佛:念佛仪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14、诸葛长青念诵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

15、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6
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17、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8、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