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LabsFL未来实验室与DCCI未来智库创始人
上午看了KPCB报告,发现最大的问题不是Mary Meeker老了,而是互联网中心论的高潮与衰亡,这将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终结。6点分析:
1.智能手机时长不仅还在显著增加,今后的增长潜力非常大,有Double的空间,而智能手机从市场渗透率来说也有Double的空间,未来五年,移动智能终端的产业价值至少是Double*Double的节奏。 红海是产品竞争表象,不是对未来市场空间的成像。
2.Mary Meeker的报告最大的问题不是美国中心论,而是互联网中心论。这个中心论在“互联网”业者、在中国尤其有市场。而互联网作为创新主场的阶段正在成为过去。创新下一浪,创造未来的智慧科技Intelligence Technology是一个由二十多个领域系统构成的整体生态,互联网只是一个维度。
3.个人观点,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远未定格,迄今为止的智能手机都只不过是电脑化的功能手机,真正的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智能手机也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几年后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还是、会是、最重要、更重要的终端和界面,重塑当下,创造未来,每时每刻都和视觉有关。如KPCB报告数据,图片、视频、音频必然是爆点。
能不能用上最好的CMOS,能不能做出最好的影像手机,能不能以影像视觉听觉为基点,以传感、显示、AI等技术为基础,在拍照、视频、AR、VR、智能的方向与时俱进,对手机企业来说自然重要的不得了,决胜未来的关键。
4.站在互联网中心论的角度,很容易得出中国引领、中国最大、中国和印度才是未来这样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才是最大错觉。互联网在这一浪上,而下一浪已然浮现。中国的政府、企业、投资人和创业者,在互联网+和O2O的960万平方公里见方的大床上high的如痴如醉、死去活来、欲仙欲死的时刻,千帆已过。
5.创新代差、Intelligence Technolog新IT、创新下一浪、新一轮创新周期、新的全球化分工协作体系、未来的创新形态和产品......抛开FutureLabsFL未来实验室、DCCI未来智库在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不说,个人认为有必要从这些方面而不是从互联网角度去看IT的未来,手机的未来。
6.未来引领创新的越来越多将不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不会死,互联网还在进化中,SkyFi等未来的网络形态已经若隐若现,互联网长存,连接永生,而这些都将只是新IT、智慧科技浪潮的成就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