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笔架山 天地灵气育诗圣——兼论风水体系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杜甫故里笔架山  天地灵气育诗圣——兼论风水体系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7.16赣州有约,咨询电话13766307454)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在河南巩义拜谒诗圣杜甫出生地时,想到成语“钟灵毓秀”。
    这个成语是指山川秀美,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一个人出生环境风水影响其一生的品质。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一个智慧母亲为儿子健康成长寻找优良生活环境。
    我想,现在风水界热炒名人名地风水,看名人祖坟 ,看名人出生地,这从学术上来看,是以果求因的实证方法,无可厚非,但最可怕的是以偏概全。
    我随海峡风水师考察团走进杜甫出生地的瞬间,觉得一切作古的名人,都成了现代人们逐利的玩偶。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杜甫生前穷困潦倒,死后身价飞涨。杜甫给故里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现在宅院修复一新,长20米,宽10米,院内有东西向瓦房3间,硬山式灰瓦顶,东侧有房2间,北侧有一窑洞,洞口为砖砌墙壁。洞高3米,宽2米,深20米。院内西墙上嵌清代张议草书“诗圣故里”碑一通,为“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1962年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郭沫若亲书“杜甫诞生窖”和“杜甫故里纪念馆”
    杜甫故里纪念馆,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靠笔架山,前临界泗河,杜甫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
    走进杜甫故里,我心兴奋,虔诚地向诗圣雕像鞠躬致敬。杜甫的诗,络印在我幼小心灵,伴随走过青春岁月,度过不惑之年,迈入耳顺之年。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生不同阶段读杜甫诗,有不同感受。我少年时读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鞭策我在文革书荒年代千方百计找书读,那时播下的知识种子在我精神家园已成一片风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让我向往杜甫令人羡慕的青春游学之路。杜甫读过万卷书之后,便开始了万里路的行程。十九岁那年踏上漫游之路,先是游览晋地,接着游览吴越,一游就是五六年。24岁那年,回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之后,漫游齐赵,又是五六年。30岁那年回到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洛阳,料理若干家族事务,结了婚,在那里住了三四年之后,第三次出远门,先游梁宋,再游齐鲁。直到35岁那年,这才彻底结束他的青春游学之旅。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的青春年代,受诸多条件制约,没有杜甫那般潇洒青春游学历程。只有等待脱离体制,赶在人生夕阳西下之时,马不停蹄启动风水文化之旅。
    我结婚前后长达三十多年蜗居在赣州古城赣江路一民宅里,每逢大雨屋漏,整夜守候着用桶和脸盒装雨水,听着风声雨声,不禁想到诗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平民百姓喜爱诗圣的诗,因为他的诗紧扣时代脉搏,关心民生疾苦。
    诗圣的人文情怀缘自于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时代,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迫于生活困难和战争动乱,他到处奔波,亲眼看到国家的衰败,人民的疾苦,他怀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诗篇,记录了唐王朝的巨大变化。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诗圣与诗史,这是历史对杜甫及其诗作所作的至尊至贵评价。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人们追溯到杜甫一生时,不得不感叹,杜甫命运坎坷,少年春风得意,到了而立之年,求功名之艰难,郁郁不得志,中晚期生活贫穷,孩儿活活饿死……。有风水师把杜甫中晚年的失意和贫病交加,归之于出生地风水不好,说什么宅后笔架山单薄,说什么没有青龙白虎护砂,缺少贵人相助……
    我历来反对以偏概全以及一元论的风水评价方法。
    风水评价体系应为多元化,如一个人的风水环境有先后天之分,先天风水指父母亲孕育小孩时的生活环境,也包括父系母系祖地风水。后天风水系为小孩出生地及其成长环境风水。
    就出生地风水而言,还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加以分析。
    若从宏观风水来论杜甫出生地,要从其所倚龙脉说起。因为风水要素中首重龙脉之气。
    河南巩县扼据中州大地东西咽喉要道,南依嵩山、伏牛山系余脉,北有邙岭、天堑黄河,伊洛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巩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风水学者眼里“邙山行至巩义,生瑶池、九龙岭。九龙岭得少祖崤山(即邙山)、中祖秦岭、太祖昆仑之精,饮瑶池灵秀之奇,南方而行,于中间抛脉,开屏列帐,顿其三峰,高接云天,形似笔架,龙虎紧随左右,形势恢弘,局势开阔,大地结矣。”据传,杜甫曾祖父懂地理,作巩县令时,择地于此,于笔架山下开筑窑洞,安居于此,以期后代读书做官。 
    我看到杜甫出生地为笔架山一窑洞,卯山酉向,左青龙长,白虎短,前有小溪河,左水倒右。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导游说,得笔架山灵气浸润滋养,杜甫七岁言诗,九岁习大字,十六岁文名斐然……
    依我看, 杜甫小时聪明,文采出众,固然与笔架山气场感应有关,但杜甫的文学观察力和审美观,与他青春时期长达十六年的读书游学经历有关,至于他的诗成为诗史,其人被后世赞为诗圣,与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和他自身磨难下的思想境界升华有关。
    人既有生物属性,也具社会属性。  所以,我一直强调人的生命历程中风水环境,不止一个,包括伴随他生命过程中变化的自然生活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7月16曰,曾祥裕主导的杨公风水学习班在赣州风水养生堂举办,名额有限,从速报名,咨询电话1376630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