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各种不服症 的中国股市治服了任泽平博士


      中国股市以其自身的狂热专治各种不服症 ,一代股神任泽平博士最近就遭遇私募吐槽,被夸张的认为是忽悠。

     中国股市是一个情绪化较为浓郁的股市,大家看重的是趋势行情,不管机构还是中小投资者,羊群化效应较为显著,一律是追涨杀跌,所以要判断一个市场走势有点困难,涨的时候往往涨过头,导致估值超出常理,因此牛市环境保持牛市思维一般成功率较高,维持熊市思维往往会被打脸,跌的时候也往往跌过头,导致估值超出常理,熊市的时候保持熊市思维成功率较高,维持牛市思维常常会很尴尬,尤其是在一个震荡市场中,出其不意惊天长阳和断头铡刀都会出现,要判断走势更为困难,看多看空都容易被打脸,落一个两面挨耳光的窘境。
     任泽平博士成名于14年以来的超级牛市,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老师作为机构投资界的头牌宏观分析师,各种口号式的策略点评,在机构圈的影响力满满。任老师一会党给我智慧给我胆,一会对熊市最后一战,一会又是休养生息,不管是看对还是蒙对,反正是对了多次。任式风格的语言和观点,出道没多久就成为了头牌。(中国基金报)
     任泽平博士曾经任职于国务院研究中心宏观部,应该是较为讲政治的一个专家,其研报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口号色彩, 14年任泽平博士发表“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系列文章,在提到“5000点不是梦”这一论断时,他引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著名唱段说: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其依据是5年来,一只大熊横在通往牛市的路口,吞噬着众生的财富,大家徒唤奈何,等待英雄的出现。这只大熊不是别的,就是过高的无风险利率。中央打虎归来之后,出手打熊,手握改革利剑,破旧立新,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5000点不是梦。 
  事实证明任泽平博士预测具有远见,15年中国股市迎来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超级牛市,最高点达到5178.19点 ,非常明显,这一波牛市依然具有中国特色,随着股市上涨,赚钱效应不断爆发,投资者开始排队进场,不断追高买进,即使不直接进场炒股,也通过私募公募等渠道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公私募份额不断扩大,手中资金越来越充沛,公募基金更是在一批新生牛犊不怕虎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带领下,不惧估值高低,不惧股价高低,高举高打,不断刷新中国股市单个股票股价新纪录。
    在这样一个牛哄哄的市场氛围之中,投资者往往无视利空,对利好因素无限放大,其实15年利空因素也是较少,利好因素较多,主要是杠杆因素冲击导致市场有所波动,看空者总是被打脸,看多者总是赢得市场喝彩,任博士一直是看多一派,加上语言极具煽动性,让市场为之耳目一新,研报走出严肃枯燥的语言环境,自然声名大振,成为机构投资界的头牌宏观分析师。
      但进入16年以来,任泽平博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看多声音总是遭遇市场打脸。4月11日凌晨,《春季攻势——任泽平博士1500人电话会议纪要》、4月12日早上《春季攻势:温和通胀,国改提速》、4月13日早上《春季攻势继续干!》、4月14日早上《春季攻势多头大军碾压式入境》、4月15日早上《春季攻势势如破竹》。。。。檄文口号式的干干干,然后最近市场回调,任二炮也不再那么“干干干了”(据中国基金报)虽然市场走势反反复复,可总是跌多涨少,于是有私募就向基金君吐槽:本来不太看好的,听任二炮说“干干干”(任志强是大炮,任泽平就是二炮),然后就真去干了,还好干的不多,仓位也不高。后来看又有说“股市要健康发展”,又觉得有希望了,后来看市场不好。算了,亏钱走人。
 
      同样的一个任泽平博士,运用同样的逻辑推理,为什么进入16年就遭遇如此不堪,笔者认为这与中国股市特有的投机氛围有关,中国股市估值一直较高,不能依靠长期持股获得太多红利,只能更多依靠价差获取收益,因此不管是机构、市场游资大佬、还是中小投资者,都是看中趋势行情,而不是做投资,只有趋势行情出来了,赚钱效应爆发了,人气被激活了,牛市才可能出现,也容易预测。因此面对一个震荡市,走势就相对复杂。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出现巨大波动,而这个波动总是以下跌为主。
      经过15年下半年罕见暴跌,千股跌停,投资者受到伤害是很深的,留下的痛苦是难以忘记的,即使经过国家队救市股指走势有所走强,但时间不够长,投资者受伤的心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修复,新年伊始,中国股市再次经历屡次千股跌停,三天四次熔断,投资者财富再次遭遇血洗,仅存的一点信心再次遭遇残忍伤害,其后股指虽然震荡走高,但暴跌依然随影随行,让投资者不断遭遇血的洗礼,投资者受尽折磨,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信心可以说丧失殆尽,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投资者对利好较为漠视,往往无动于衷,但是对利空往往予以无限放大,导致市场遭遇非理性大跌,所以总是跌多涨少,很多个股不断创出新低。在这样一个市场氛围下预测牛市来临是较为危险的。
     实际上16年股市与15年上半年相比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各种利空消息也是鱼贯而来,新年伊始的股汇双杀以后,汇率问题就一直困扰市场,而美联储鹰派鸽派言论不断更替,让市场无所适从,日本欧洲货币政策也是让市场非常受伤,国内来说,减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曾经引发千股跌停,货币政策也是争论不休,究竟是稳健还是适度宽松市场难有定论。注册制新兴战略版虽然最后无果而终,但是对市场的伤害已经产生,新三板转板机制分层机制也让市场受到过些许伤害,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也让市场担忧经济问题,大幅降低市场风险偏好,也让市场出现动荡,近日权威人士讲话也让市场蒙受奇冤,期货市场暴涨对资金分流和对股市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一度导致市场明显调整,任博士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对股市走势产生的影响,当然在一个牛市环境下,采用牛市思维有些利空根本就不是利空,甚至可以转化成利好,但是在熊市思维下这些就都是利空了。
     纵观任博士的观点,虽然理由众多,但核心是货币宽松经济反转,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显然任博士有失偏颇,经济数据反复预示经济复苏不是那么强劲,就是权威人士也认为经济不会是W型和V型好转,而是较长时间维持L走势,而货币政策方面则是认为继续稳健,不会继续加杠杆,因此央行通过公开操作维持流动性宽裕不是货币宽松的信号,而是货币政策转向中性的信号,意味着降准这种数量型工具已经淡出市场。而国企改革因为利益各方博弈很多,显然远远不如预期。
    笔者认为,任泽平博士虽然较为准确的把握住了市场低点,但16年对股市问题认识存有某种不足和对牛市认识的惯性思维才导致某种错判,也没有什么,最近有媒体报道任泽平博士观点转向客观,就是一个好事,另外任泽平博士基于14年对超级牛市行情成功把握,而且屡试不爽,可能也出现一定的惯性思维,依然认为16年依然是牛市走势。14年是杠杠牛,惯性思维下也认为杠杆牛可能会持续,16年研报中出现了券商杠杆放宽后两融空间打开之类的字眼,但是杠杆资金是跟随投资者信心而波动的,牛市越疯狂加杠杆动力越足,反之杠杆就越低,从市场运行来看,杠杆资金依然维持低位。14年任泽平博士从政治高度成功把握一轮超级牛市,认为是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16年4月23日依然喊出“A股底部已经确认,现在就是拿着党章冲进A股的时点,A股已经没有下降空间了。"可惜时过境迁此次基本失算,时隔不久股市出现罕见暴跌。中国是一个较为讲政治的国度,这本身没有错,可以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以中央为主导的强大力量,但是资本市场过度讲政治是未必很好的,拿着党章进股市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国家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牢靠的李大霄同志也有类似的讲话,结果是一样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趋势行情的市场,牛市喊牛不会出现大错,胆子大一点也没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15年的写照。但是熊市喊牛往往容易打脸,要特别谨慎,倒过来了谨慎无大错。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非常明显保持股市健康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不会再继续再造人造牛市,近日权威人士也指出权威人士指出:”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他把融资放在第一位,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二位,第三是市场调节机制,可见市场走势更多依赖市场博弈,但融资压力很重。权威人士同时指出“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因此笔者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会被重新定位,其走势也可能要被重新界定,这里就不再展开,笔者将专门予以论述。
   但是话应该说回来,任何一个分析师和策略师都不是神,都有看错行情的时候,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真心忽悠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拿自己的声誉,拿自己的职业生命开玩笑,对任泽平博士,虽然其看错16年上半年走势,但是笔者依然相信其治学的严谨而不是忽悠,笔者早先就写过一篇称誉任泽平博士治学的短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任泽平博士看错走势不是任泽平博士的错,而是这个市场存在太多非理性因素,不能以学者的角度去判断,只能由投机者去判断,因为中国股市历来有一个说法专治各种不服。
     近段时间,笔者写过好几篇文章,都是不太看好后市,但是对看空至2600多点甚至2500点也是认为不太可能,从中短线来说,股市是较难判断的,也是偏空的,但从长线来看,3000点应该是一个中枢价值的底部区域。
    任泽平博士是一位笔者尊敬的治学严谨的学者, 笔者只是一位小散,如有冒昧和不当的地方还请任博士多多海涵,本文只是笔者一管之见,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