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祥福:人生浓缩鹅画中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情趣,即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这就是写意。写意画主张神似,以简炼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当代书画家南山乐山认为:“李太白有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意境极妙。一个引去加上一个衔来,用意极其饱满。绘画的内涵更注重文以载道、遗形写神,其形式上更讲究个性的笔情墨趣、诗书画印的配合。”
鹅,曲颈向天,白毛浮水,憨态可鞠,乃历代文人墨客咏诗作画、抒情寄意的良好题材。鹅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纯洁、耿直、友好的象征。古往今来,有不少千古流传的咏鹅诗歌,最著名的如唐代诗人骆宾王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唐·李商隐《题鹅》:“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鹅赠鹤》唐·白居易:“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宋·晁冲之《春日》:“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宋·欧阳修《酴醾》(túmí涂迷):“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取作浥罗裳”,如何用笔墨丹青、写意绘画的方式表达鹅的神韵,“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王羲之爱鹅”成为中国美术史佳话。古有王羲之写鹅,今有章祥福画鹅。
中国传统绘画是写意画,写者,泻也。它是表露心意、宣泄情感的方式。“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以其精简之笔勾勒出物之神意,不以工细形似见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当代著名画家——“鹅王”章祥福,其创作的对象以咏鹅为主,通过对笔墨语言创新的独有表现“三角鹅”画法来赋予旧题材以新的含义。因祖籍鹅乡绍兴兰亭,且爱鹅、书鹅、画鹅,并创立以鹅为题的金字塔画派,其笔下的三角形情侣鹅出神入化、饶有情趣。灵动的点线配合润泽的墨与勾勒出的“三角鹅”交相辉映,透着一股文人气息,独有的古诗意境,正可谓“闲逸、洒脱、诗意、大美”。
1700多年前,王羲之在绍兴为官,并在绍兴兰亭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序”,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一生爱鹅、养鹅、写鹅,王羲之所书的“一笔鹅”字和“书换群鹅”佳传名扬天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成就了中国书坛的一段传奇佳话。近日参加“世界鹅王”章祥福世界巡回画展重庆站活动,观看了章祥福先生百余幅鹅画作品,章祥福先生用其独创的三角形画派以意传情,以情达意,把自己“意”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付诸笔墨,形成思想与情感交融,以“三角鹅”写意作为主要的形式语言,绘出活生生的自然情态、天机生命、人文意境,透露出一股宁静,散发着优雅的审美意趣。
鹅,丹顶白羽,红掌清波,憨态可掬。章祥福笔下的鹅画,无论荷叶还是鹅体,均以三角造型,独具个性。荷叶下,一双双鹅浮出水面,一对对情侣鹅栩栩如生。章祥福画鹅、不愧是快手,他先画荷,荷为倒大三角,在这大三角之下,画鹅颈则是“倒小三角”而鹅身又是顺三角,后用珠砂点鹅头,不到两个小时,一幅构思奇巧的鹅画便跃然纸上。
有评论指出,章祥福画鹅,画出以鹅为天使,展示其真善美的特征,突出了鹅的真善美主题,宣扬并展示了真挚的情谊、善良的愿望,以及瑞祥、安乐、和谐、幸福的美好前景。祥福凭借拟人法、人性化,描绘了大同世界、理想乐园,宣扬了和平共处、和平合作、和平发展等符合当今世界主流旋律的时尚理念。“
章祥福笔下的鹅,天真率真、情真意真,尤其在花前月下、荷塘水滩的情侣鹅,更是脉脉含情、情意缠绵。画家善用鹅颈变化表达肢体语言,从7字颈和1字颈上下、左右、前后、正反方位的变更,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似乎让人聆听到情侣的窃窃私语及其喜笑怒嗔。
章祥福笔下的鹅,慈善和善,和谐和美,群体和平相处。这里没有龙争虎斗,也没有狐鸣狗吠。这里有的是欢声笑语,有的是纯洁天使。通过画面,画家寓意着对和谐社会、和平世界、理想乐园的追求和向往。
章祥福笔下的鹅,憨态可掬,灵动可爱,具形体美、设色美、背景美、简约美为一体。
一是形体美:章祥福画鹅,无论鹅体正侧,一律三角勾勒,开创金字塔形画法,赋予鹅体特色之美。三角鹅体与鹅之憨态、稳健、笃实恰相匹配,这种极度夸张、大胆变形,非大手笔不可。三角勾勒,几乎充满画面,诸如荷叶、荷花,玫瑰,葫芦,花瓶,酒坛,甚至太阳、月亮,均是似圆似方,似方非方,方圆兼顾,刚柔相济,令人观之别有风味,颇具创造新意。
二是设色美:章祥福画鹅,主体仅用黑白红三种原色。鹅颈为黑色,鹅体为白色,额嘴脚蹼为红色。颈、体、额掌,黑、白、红三色分明,反差强烈、对比鲜明。黑白体现质感轻重浓淡;红白象征情感节律起伏;红黑展示光感强弱变幻。强烈对比,具有反差变化,从而使画面形成音乐节奏起伏,使形象产生动态感觉而富有艺术魅力。红白黑三原色的运用,一反水墨淡雅的传统习惯,吸取了西洋设色强烈的装饰效果,使鹅群充满生命活力,淋漓尽致地把鹅的热烈与激情画将出来。
三是背景美:祥福画鹅,抽象从简,其背景也一概从略,仅留风花雪月,衬托情侣情调环境。即使大幅鹅群也仅点缀花草飞蝶而已,在寥寥渲染中,营造恬静和谐气氛。玫瑰芬芳,欢歌悠扬,令人联想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曲水流畅的兰亭集会之优雅景象。
四是简约美:祥福画鹅,惜墨如金,削繁就简,精炼极致。简约绝非随意粗草,此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无论造型结体、设色用墨、以及背景设置,均是简而再简、精而再精。画幅运用抽象手法,通过典型化运作,使艺术形象比原始客体更集中,更强烈,更夸张,因而更典型,更生动,更具生命力,也更具感染力、吸引力,其光彩照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三角造型,构思巧妙,自成一派,这是世界画坛对章祥福的一致评价;三角形画派是将西方厚重的绘画元素与中国画的技巧融合,观念创新,尽得天意。尤其是章祥福的鹅画,构思新颖奇特,甚为简约。画如其人,祥福以鹅体、鹅群之画,展示其人生准则、思想理念。画家通常以画面为载体,通过画笔构思设色,从而抒情达意,折射出画家的思想光芒。
观赏章福祥的鹅画,就能发现,他的作品能融入生活,贴近生活,体现自然和谐之美和时代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画中,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强烈感受。他的笔下,不论是蛋形的白鹅,还是圆形的荷花、荷叶等,均以三角形表现。鹅体三角勾劲,鹅颈一笔伸展,鹅首二点挥就,白体黑颈,身首两色,符合“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创作原理。人们常以“画龙点睛”喻之画技高明达到神形兼似,然鹅王画鹅,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所画的一双双可爱的鹅都没有眼睛,且照样神采奕奕,犹如会说话一般,尤其是他画一只只情侣鹅,犹如一对对深情的恋人,好象有说不完的甜言蜜语,叙不完的爱情心声。在画面上自然流淌,渲染。正是有这种情感的浸淫,他的鹅画不是流于自然主义简单的“生活真实”,而是上升到了艺术的“真实”。
章祥福认为,中国画最根本的是有意境,笔墨是有韵有意有生命的。“舍形而悦形影:即舍知觉而悦感觉”……他独创的“三角形画派”,画的就是感觉。中国画的写意就是画感觉,而大写意当然是大感觉。从他以鹅恋、鹅趣、鹅意等为主题的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其画的轻松、散淡、内敛、疏朗、潇洒。
鹅是禽中君子,温和而高洁。章祥福画鹅,其风格特征极为鲜明:鹅体三角勾勒,鹅颈一笔伸展,鹅头二笔点成,鹅尾三笔画出,鹅掌四笔挥就,变形夸张得相当可爱。祥福画鹅,白体黑颈,身首二色,在黑白、浓淡等反差上体现出鹅的精神和动感。更为称奇的是,那一只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白鹅,竟都没安眼睛。细看那一双双没安眼睛的情侣鹅,花前月下,花草丛中,悠悠自在,脉脉含情,犹如一对对深情的恋人,仿佛还在暗送秋波,窃窃私语,谈情说爱……。章祥福画鹅,已从形似转化为神似,从追求形象的生动转为追求意境的和谐,从而达到了质的飞跃。
画鹅是一种幽情,吟鹅是一种乐趣。一幅幅鹅画像一首首清丽淡雅绝妙的诗词,极其形象地表达了中国画的深遂精神的内涵,一如家乡绍兴的荷塘鹅群,流淌出一股江南水乡的怡然恬淡的情趣,带我们走进一座审美的艺术宫殿。写鹅则是另一种意境。在章祥福的画作中,无论鹅体、荷叶,既有浓烈的装饰效果,又有潇洒的水墨神韵,使鹅在憨直中透出机灵,使叶在沉甸里感到飘逸。
蔡律 2016年3月
章祥福:人生浓缩鹅画中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