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抄


                                         文革诗抄

                                     安希孟

    有些造反领袖,至今不知悔悟。自己做了暴政的牺牲品,却依然忠心耿耿,依然仇视对立面。他们忠于文革的策动者陈康江,怀恋王关戚,独对被自己压迫戕害的人,对于自己的过往,没有半点愧疚和歉意。好像只有自己一贯正确,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你捍卫的那条所谓“革命路线”,乃是使万众陷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劫难。《董连猛诗选》(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就是这样。这本诗集的最大缺憾,是作者省略了1966年至1970年疯狂年代意气风发意乱情迷四海翻腾风雷激荡岁月得意之作。那时候他狂热追随江青康生王关戚,批斗自己的老师同窗。他在外语系有自己的嫡系部队,颐指气使,山摇地动。外语系抄家,金银首饰玉器珠宝貂皮,被一造反领袖窃为己有。那一定是叱咤风云、小人得志、群魔乱舞、瓦釜雷鸣、沉渣泛起、冤魂遍地。究竟谁是吸血鬼,一目了然,然而却打着解放全人类的旗号。

    《董连猛诗集》,2004年人民日报社出版,由于出版时的政治生态,也由于出版社需要或考量,作者照片根本没有文革痕迹,也已经删除了文革大量诗作。前言后语中没有文革韵味,偶有文革情愫。作者在后记中说,在文化革命期间,“我用诗,写下了自己的悲与喜,忧与愁。这些诗,是我那个时代情感的写真,也是对那一段历史侧面的纪实,这些诗饱和着我的心血和泪水,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一段情真意切的表白表明作者没有些许悔意。没有反思,应验了“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反思,就是清夜扪心反躬自问,手拍胸膛良心发现。可惜此诗集大量删除文革心路历程。张恩和为他作序云,文化革命中,“他还诗心不死不时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诗的形式记下来。”说这就是所谓“愤怒出诗人”。愤怒,不是针对祸国殃民者,而是对于试图结束过火动乱的无产司令部发动的抑制造反派而举行的清查的愤怒。

    另一位序言作者云,文革爆发,董氏“青年诗人以一种担当国家命运的豪情卷进了这场风暴,并成为注定要写入文革史的人物,那四年多他写下了大量诗词”。作者赞扬那是血性文字。他赞扬董1971年被审查期间的诗文。例如,“从来倜傥非常者,不向天公哭路旁”。意思是在审查中,不告哀乞怜。不过我想,诗作者董氏如果对于文革稍有悔意,自我解剖,痛悔自责,稍有歉疚,敢于责问最高神灵,看到师大井冈山治下无数人蒙受冤屈,国家不幸,人民荼毒,社稷蒙难,那未尝不是极高的精神境界。那将是灵魂的升华,那才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不过,纪念文革,这本诗集极有价值。因为,毕竟,这是北师大文革的一段插曲,一个侧面,保留了一些真相。蚊蝇饕餮,挥汗如雨,我辈在师大文史楼昼夜鏖战。那个“阴谋集团”似乎要让我们坠入万丈深渊。“五一六”兵团,那是一个阴谋集团。当时我还担负看管隔离坐禁闭的董连猛的责任。兵弁呀。那是造反领袖们集体沦落的时代,是结束他们的历史使命的时刻,是给狂热者的我们降解,是结束罪恶和灾祸的举措,是魔鬼的一次自我约束,属于伟大战略部署一类。我们系男女党员老师们阶级阵线分明,革命立场坚定,战士斗志昂扬,一如当初董革委对付兵团、对付老干部老教授牛鬼蛇神。

    但不幸,不少人挨批斗低眉顺眼奴态百出并没有改变其本性于万一,一旦活过来,又飞扬跋扈起来。轮迴,轮流作恶,三十年又一条好汉。我们的过于健忘。那曾经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如今已不再。百姓习惯于抹掉记忆,忘怀苦难。如此乐观的民族,或许是可怕的。记忆,或者回忆网刊,就是专治健忘症,或狗血淋头,如邓拓公言。

      诗言志。文革裹挟,罪不在我。但劫难已过,人人应该思索。你如果仍旧生活在历史的阴影笼罩之下,那是你的不幸。1971年遭受隔离的人,仍旧痴迷。下面是被隔离者的内心独白,其忧戚悲哀,可想而知。但不应该不知反省,应该念及大卡车上被按住脑袋的彭德怀的感受。迫害与被迫害者的共同遭际系于一人。此诗集对文革的发动者情有独钟,依然怀恋灾难的总发动机。请看他遭遇隔离时的心境:

    蝉鸣

    高洁抱青枝,霜天不惮时,

    任尔露阴重,兀自唱狂痴。

    风翻叶晦明,彻宇玉蝉声,

    整日鸣嘶咧,何时可得停?  1972917 

    1970年12月9,《诉衷情》云,在学校班已经半年了,“忍昏鸦又噪几声”。昏鸦者,同学也。另有1971年四月五日词句云,“天暗云封,不见清明。最苦冤日,是死是生。人生误我,风雨欺春花叶落”。1971年在被审查期间,有一首诗:不知天下苍生文革苦难,却唯独哭诉自己冤屈。诗人之愤怒不应是出于一己私欲,而应该有社会关切。

    “八声甘州,望雨”:

    “正阴云急雨压城来,封天锁晴明……风雨囚中老矣,念当年鹏举(指谓造反是英气勃发,你鲲鹏展翅,别人却折断双翼),此时风停;叹年来冤事,泪共雨同倾;古今同,相加诬罪,诉哪厢?悲愤激腔膺;朝雷啸,洗余清白,还我人生。”

    只不知这是怨天尤人,是责问肉食者当道者,还是反躬自责。“朝雷啸”,天公为人间冤狱负责吗??

    19715,21隔离审查关押期间,他作诗自比涸辙之鲋。这似乎是说文革初期他批斗系总支的情形,曰:批斗台上忆曹植七步诗慨叹因步之:“一旱千里赤,涸辙鳆鱼泣,旱魃[1]何其虐,频频风吹急”。

    19726,10日,他尚在羁押中,作诗云:“南冠君子坐冤重”,“未誓恨天三愿宏” 。“无计寃囚长咨嗟”。还有“宁冤沉海”,“囚室盼怀”等句。

    文革群众组织领袖,被倚重的专案组,曾经抄家揪斗他人的人,大都不再坚持昔日的阶级立场。造反派头头大都觉悟到替罪羊和被利用的命运。但也有不少人怀恋光辉岁月,对于运动后期被整肃,仍旧怀恨,却只记恨群众,仍死抱着文革旗帜不丢,深情怀念文革的峥嵘岁月。《辛亥咏怀》(辛亥孟冬,1971,北师大),就充满着文革荒诞呓语,怀旧的豪情壮志和对于动乱岁月的无限向往,跃然纸上。

    “少年志未羁,鹰骛任情驰;乘意摩星月,御风游碧帷。遍览中外事,四海入胸渠;披阅古今史,倍(应该是备)崇毛主席。百朝千帝土,千代万雄卑;浮沉海岳事,今朝最奇伟。”何等踌躅满志,不可一世,飞扬跋扈。

    文革狂涛,嚣张一时,乱世奸雄,枯木朽株,咸鱼翻身,小人得志,攀爬有招,野心勃勃,跃然纸上。自己的得意建立在无数他人痛苦的基础之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铿锵得令,我手执钢鞭把你打。文革,恶人横行的时代,业已被中共定性为十年浩劫和动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民不聊生,成就最小最小,损失最大最大。可惜四人帮成替罪羊,毛主席反成元勋贤明君主。其实,红太阳乃始作俑者,魁首。

    这首诗还记述文革初期他们批斗杨芝岭老师的辉煌业绩,说他“心忧主席忧”,就有点儿夸张。文革用语也。就连刘周林邓都揣摩不透领袖的心思呀。但把文革初期牛鬼蛇神说成蛟龙虾蟹,就仍不思悔改。在你,是赤诚之心,刘邓陶贺林周邓又何尝不如此呢。个个奋勇,人人捋拳,个个挽袖,横眉怒目,胡风遭殃,章罗蒙难。

    清查“五一六” ,明明是领袖的部署。他却说“我步主席路”,说的未免夸张、轻巧、自吹。我常常纳闷:说咱们“紧跟”,咱们离人家那么远,能紧跟吗?离得太近,踩着人家脚跟咋办?“路艰方向晰;一心不二德,誓身捐大义”,也是梦呓、呓语。还没醒来。文革清查“五一六”,也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早有预谋,既定安排,明察秋毫。不过你一定要说毛泽东发起文革是胸有成竹,早就有了战略部署,那也不对,很可能是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例如上山下乡,清理阶级队伍,都是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就是头脑一热的产物。并没有议事机构、政治协商。

    “水急泥沙多,妖狡俗自迷;千年此教训,魄勇须多思。”说文革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然而自身尚且受审查,却还诬指别人是反革命呢。真是念念不忘。自己冤屈,别人挨斗都是活该。文革岁月“或战混蛟龙,或擒虾蟹痞;虽披万处创,笃志不犹豫”。文革揪斗他人,何等壮烈。别人都是蛟龙鱼虾?

    然而董对于最高人物忠贞不二,却对老师同学怀恨在心。“用我昔时雠,偏彼恶语隙;闻风即是雨,胁迫又威逼。昔日曾对立,即逢此辈异;今时遭奇难,彼辈化长吏。乘势弄刀笔,随心玩直曲;生风怒目来,行雨扬眉去;酷色河川结,厉声林峦栗”。让红卫兵当替罪羊,另有其人。挑动群众斗群众,群众个个心向党。“大会小会斗,万人千人批;清晨接暮夜,论战继连续”,你当初斗别人时,不也如此吗?“加我“贼团”罪,诬身为叛逆。恨身无百口,千口复何益?” 不过“五一六”集团罪案,至今没有翻转,因为那是祸国殃民之辈,属于四人帮的御林军。“昼则神恍惚,夜则独悲泣;沉沉不白冤,悒悒诉谁与?泪目顾囚房,茕茕徒四壁;呼天天无言,呼地地不理”。当初你们不也如此对待别人吗?

    这首诗作于1971年,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有如此狂热诗章,毫不奇怪,愚昧呀,洋溢着春风得意。但是2004年出版此作,如果加上悔意,表示惋惜大好岁月被抛掷,并向受难者致歉,对于在自己手下吃过苦头的人稍有歉疚,学习毛泽东江青的自我解剖,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就博得谅解,不应有恨,恨同学。不应仍不悔改,不加掩饰动乱情结。不加俢凿,就说明作者依然怀念那个疯狂迷乱凯歌猛进岁月的乱世奸雄。唉,四个人的余毒。

    ————————————————————————

    附:辛亥咏怀(辛亥孟冬,1971,北师大)

    董连猛

    .

    童时离故土,千里随阿姊;黄水白云城,秦关汉塞基。

    求学感奋发,重望工农期;十载金城短,风华意盛时。

    登峰抚白塔,千峦望中低;击水搏黄浪,大河胁下飞。

    少年志未羁,鹰骛任情驰;乘意摩星月,御风游碧帷。

    遍览中外事,四海入胸渠;披阅古今史,倍崇毛主席。

    百朝千帝土,千代万雄卑;浮沉海岳事,今朝最奇伟。

    奴隶封社稷,陈吴志得遂;穷黎遇救星,我幸逢生机。

    爱瞻烈英墓,誓肩革命旗;常存存瑞志,欲继继光为。

    诚笃忠领袖,藿葵情不移[2] ;此怀时跃跃,此志常依依。

    我辈皆天骄,轻舟顺水疾;少年方及冠,求造诣京师。

    春意日边浓,物英大都奇;朝仰天安门,暮瞻英雄碑;

    物壮怀亦阔,恩深情愈偎。古都逾五代,新岁射千辉;

    领袖雄宏略,中华多壮举,中南海水怒,冲汉化疾雨;

    伟哉大字报,壮矣红兵卫;如潮又似汐,滚滚天河溃;

    文化革命起,浪吞封修资[3]。波冲污沼泥,淘尽神州秽;

    挥斥意从容,激扬澄玉宇;挽澜又握流,主席真神力 。

    鼓角声声催,腔膺热血激;中流当勇赴,逆水不为意;

    保卫毛主席,此身何足惜。粉身纵碎骨,事业如光熠;

    风浪学游泳,力行主席语,踏涛又破浪,却好励心志。

    涛涌连天际,波汹平地立;峰头浪恶险,谷堕流湍急。

    水浊何浑浑,澜狂何巨巨:纵横漫九州,顺逆漩千里。

    我恃黄犊勇,直前未顾体;劈波复斩浪,奋勇学刚毅。

    乍遇风浪险,间时亦呛气;心忧主席忧,遂壮再接砺。

    或战混蛟龙,或擒虾蟹痞;虽披万处创,笃志不犹豫。

    往日区区怀,此时历历迹;忠心因血红,寸志映天碧。

   

    事理多蹇乖,人生不坦砥;声言抓“贼团”,平地风暴起。

    清理又清查,今日复明日,有司细不察,连我禁囚闭。

    用我昔时雠,偏彼恶语隙;闻风即是雨,胁迫又威逼。

    昔日曾对立,即逢此辈异;今时遭奇难,彼辈化长吏。

    乘势弄刀笔,随心玩直曲;生风怒目来,行雨扬眉去;

    酷色河川结,厉声林峦栗:“清查不漏一,漏万也无你:

    生死全由我,日今非昔比;心慈不丈夫,手软非君子。”

    大会小会斗,万人千人批;清晨接暮夜,论战继连续;

    加我“贼团”罪,诬身为叛逆。恨身无百口,千口复何益 ?

    昼则神恍惚,夜则独悲泣;沉沉不白冤,悒悒诉谁与?

    泪目顾囚房,茕茕徒四壁;呼天天无言,呼地地不理;

    欲望泰山日,巉岩梁父蔽。欲飞无羽翮[4],欲刎无刀锯[5]

    伤极号悲恸,情摧五内坠;彼苍者何辜,竞遭此毒疫?

    昔我立怀时,知途多荆棘;志学先烈勇,水火全无忌。

    三载多风涛,一心向日极;或便粗孟浪,终嗤阴阳伎。

    耿耿忠怀心,淋淋赤胆汁;清清皎月白,霜月红枫赤。

    谁意坐冤诬,壮心空自许;环墙囚洁身,谤罪摧清誉。

    身贱志亦鄙,誉残颜辱仪;欲生若畜物,欲死如蝼蚁。

    左右皆陋陋,忧忧与戚戚;忧忧不胜愁,戚戚难终已。

    不堪意烦乱,欲逃梦乡匿;谁知相逼苦,往往还惊悸;

    惊起欲长嗟,又恐彼挑剔;慑前又惧后,生死终无计;

    怆怆不成眠,时时心惕息[6]。昏灯照暗淡,孤影亦[7]

    门若血盆口,窗如魔目视;幽幽囚室冷,诡诡禁楼噬。

    春雨润芽时,秋风摧叶日;杨花又雪花,寒暑四时易。

    渐渐不知期,但看华韶逝;狰狞铁栅紧,锁我人生翼。

   

    百岁犹可数,少年谁再继?我方二十余,正是青春季;

    横祸自天劈,飞灾奇难袭,陷身做楚囚,饱历人间屈。

    囚户蔽何紧,日光不透缕;夏时犹着棉,伏月闷且湿:

    禁室虫亦恶,饕蚊昼舞剧:床边蛛结网,益惹情伤郁[8]

    花鹊弄嘲声,黑鸦叫揶揄;时时窗外扰,益惹情伤郁 。

    叱咤风云时[9],善言曾劝谕:“闲庭信步好,漫目观涛起;

    何必多踊跃,踊跃多阙失”。彼时何慷慨,曾鄙庸人嗤;

    革命为人生,风涛平地立;苟生当若死,志士不为取;

    我步主席路,路艰方向晰;一心不二德,誓身捐大义。

    音响犹回耳,却看今日事;怨冤何沉沉,冤怨何抑抑!

    一日九回肠,经时此气聚;欲冲贯太虚,郁郁结云际。

    化气泻疾雨,滂沱降人域;滔滔湘水涨,滚滚汨罗溢。

    或欲化霜雪,飞飘六月絮;千原一色白,兆我奇冤耻。

    暑雪惦禾稼,雨亦恐民溺;忧民又忧国,意欲却复止[10]

    气既不得舒,又复摧肝肺;肺糜肠欲断,茹屈还吞泪。

    白骨一何毒,僧身一何愚!妖兴披饰装,蠢目竟无疑。

    大圣三番打,吾愚错护庇;识彼骷髅时,白骨刻有辞[11]

    此际将何恨,恨心欲噬之:今伏此贼孽,亦快我胸脾。

    水急泥沙多,妖狡俗自迷;千年此教训,魄勇须多思。

    伤意今朝事,有司太昏迂;右偏复左极,挟逼求无倪;

    权器弃随意,高低均所宜;桃僵李也代,所近靡孑遗。

    最苦含冤人,仰天独长吁;悲吟黄水怨,声动撼崦嵫[12]

    滚滚大河急,千年浊若泥;激昂多少士,慨叹清无期。

    幽怨泻黄水,逝流咽嘘唏;逢时今欲清,拌搅又阿谁?

    不白冤情事,天下谁人知?澈清石见日,磊磊我心居。

    1971,12

    (《董猛诗选》,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1] 魃,ba

    [2] 藿葵。huò kui,藿与葵,菜名。葵性向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董至死忠于置他于死地的人,却仇恨群众。

    [3] 文革是封建皇权思想大复辟。董连猛却说它“波冲污沼泥,淘尽神州秽”。

    [4] 翮,hé,鸟翎的茎,翎管。

    [5] 梁父山,山东,山势险峻,孔子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艰难,张衡以“梁父艰”比喻仕途险恶。

    [6] 惕息,tì xī ,谓心跳气喘,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注:“惕,惧也。息,喘息也。”

    [7] 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楚辞·屈原·涉江。

    [8] 这是指他在北师大文史楼隔离审查时的生活状态,须知,专案组的其他人也同样以身饲蚊。蚊虫叮咬是不分好人坏人的。

    [9] 叱咤: chì zhà,怒喝声。骆宾王《为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 此处指谓在台上颐指气使嚣张跋扈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时的情景。

    [10] 汨罗江屈原投江,忠心遭忌,窦娥奇冤蒙难,六月飞雪,的确无处不在,但酿造冤案者,董某居其间也。茹耻饮恨,师大多少志士,死于井冈山迫害。

    [11] 骷髅,kū lóuhuman skeleton,干枯的死人骨骼。

[12] 崦嵫,yān zī,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代指日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