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价值摆动引爆全球经济金融危机(IV)
不过随着美国经济规模占比的下降,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数量的连续增长,情形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个问题又变成已不再仅仅是“你们的问题”了,也已越来越成为美国自己的问题!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正式表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当年约翰 康纳利在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时暴露出美国那时充满霸权的傲慢的话,那么当美国在2008年爆发“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后让他再说--假如他能正确认识到该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因数的话--恐怕他需要改口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它既是你们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的问题”的那种会流露出几分“无可奈何花落去”心境的言语了。
前面几篇文章阐析了目前这种“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让美元出现双重价值而产生出美元价值摆动的理论根源。接下来的一些续文将结合具体的投资标底物如黄金、美元指数、美国股市和原油等的市场走势的分析,利用这些人们熟悉的标底物的市场表现来说明美元价值摆动如何决定它们的市场运行趋势,揭示出它们的市场运行走势与美元价值摆动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国际投机资金如何利用美元价值摆动因数放大它们的运行趋势,增大其波动幅度,进而导致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具体投资标底物的市场走势的分析达到佐证美元价值摆动引爆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目的。
当然,这些分析结果也将有助于根据未来美元价值摆动的周期规律去预测这些具体的投资标底物的市场走势,也会有益于投资者对市场短中期的波动做出更理性的分析判断,而不会轻易地被一些金融投资或投机集团的欺骗宣传所蒙蔽!这也是笔者在撰写该系列文章之初曾建议在美国工作的朋友和有意投资美元计价产品的朋友可以看看该系列文章的原因所在。为防止误解,笔者特别申明:本人的观点是基于长周期--按美元摆动周期约15年一轮回--的理论分析而得出,这种理论分析的结果及依此所得出的相关预测结论比较适合长线投资者参考,也仅属于笔者的个人主观观点,与这些投资标底物的未来实际的市场走势尤其是短中期的市场走势可能不一致,因此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或得出的理论结论仅供参考,请勿用作相关投资的决策依据。
首先对比一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四十余年时间里,美元指数、美国黄金价格走势和石油价格走势与美元价值摆动趋势的关联情形,请参见图表-1(具体数字并不精确,仅供说明问题的参考数值):
图表-1:
|
1971-1979 |
1980-1985 |
1986-1994 |
1995-2001 |
2002-2011 |
2012-至今 |
美元价值 摆动趋势 |
美元国内价值摆向国际价值 |
美元国际价值摆向国内价值 |
美元国内价值摆向国际价值 |
美元国际价值摆向国内价值 |
美元国内价值摆向国际价值 |
美元国际价值摆向国内价值 |
美元流动方向 |
美元流出美国 |
美元流入美国 |
美元流出美国 |
美元流入美国 |
美元流出美国 |
美元流入美国 |
美元指数波幅 |
下跌,27% 刚摆脱固定汇率制波幅无对比意义 |
上涨, 87-158 80% |
下跌, 158-82 48% |
上涨, 82-120 45% |
下跌, 120-72 40% |
上涨, 74-100 35% |
黄金价格走势与波幅(每金衡盎司) |
上涨,35-800美元, 2200%, 刚摆脱货币功能波幅无对比意义, |
下跌, 800-350美元, 55% |
先涨后跌,350-540美元, 54% |
下跌, 460-240美元, 48% |
上涨, 240-1950美元, 700% |
下跌,1950-1045美元,46% |
石油价格走势与波幅(每桶) |
上涨, 3-12美元, 300%, 非市场行为无对比意义 |
下跌, 37-13美元, 65%, 非市场行为无对比意义 |
先涨后跌,28-13美元, 54%, 基本实现市场定价 |
先涨后跌再上涨,10-37美元, 270%,受1998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大幅波动 |
上涨,27-147美元,440%, 受2008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大幅波动 |
下跌, 147-27 美元, 81%, |
从上面列表可以发现下列规律:
每次美元国内价值摆向其国际价值时,美元从美国国内流出至国际市场,此时黄金兑美元价格出现上涨,或者说美元相对黄金贬值,同期美国指数下跌;反之,每次美元国际价值摆向其国内价值时,美元回流至美国国内市场,此时黄金兑美元价格出现下跌,或者说美元相对黄金升值,同期美元指数上涨。
美元指数正常的波动幅度在40-50%之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轮美元价值摆动让美元指数的波幅呈现出逐渐收窄的趋势。
再仔细观察上面图表-1列出的数据,会发现一个异常的金融现象,在第一轮美元价值摆动期间,黄金兑美元价格狂升2200%!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期美元指数仅有约27%的波动幅度--有关该轮美元指数波幅的异常原因笔者在前文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种黄金价格的波幅与美元指数波幅极不一致的奇异的金融现象在以后美元的数轮价值摆动期间再也没有出现过--笔者断言今后再也不会出现。
具体而言,黄金兑美元价格从1971年美国“耍赖”拒绝履行按官方兑换价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赎回其他国家央行持有的(国际货币)美元开始,一路狂飙至1979年时的最高兑换价约800美元,黄金兑美元价格涨幅高达2200%,黄金波幅与美元指数波幅之比达到81:1!之后的数轮美元摆动再也见不到黄金价格的这种壮观的升幅画面了,即便是在2002年至2011年那一轮美元摆动期间,黄金价格从1金衡盎司黄金兑约240美元暴涨至约1950美元的峰值,其涨幅也不过为700%而已,而该轮美元指数的波幅达到约40%,二者波幅之比大约为17.5:1,只有第一轮摆动期间二者波幅比的约五分之一!那么在首轮美元价值摆动期间美元指数波动并不大--意味着全球金融动荡局面并不很严峻的形势下--为何黄金价格波动如此之大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主要系下列几项因数导致黄金价格出现上述异常的疯涨:
1.美元指数的波动非完全的市场行为,未能反映出国际货币美元与国内货币美元价值的实际差异,笔者在前文已经作了具体的解释。因此黄金价格的波幅与美元指数的波幅比值与以后数轮美元价值摆动二者的波幅比值没有可比性;
2.国际货币美元价值与黄金价值自1945年挂钩起经过20余年的此消彼长,二者的价值客观上已经出现巨大差异,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二者的价值差异不再因人为的规定而保持不变,客观的经济规律让其巨大的价值差异爆发了出来。笔者估计当时黄金兑国际货币美元价格大约已经达到1金衡盎司黄金兑约200美元左右的水平,远较官方定价的35美元为高。按笔者估计的对(国际货币)美元的均衡价值约200美元计算,涨至约800美元的泡沫价格,涨幅大约为300%,在下列几项因数的作用下,这种300%左右的涨幅还是属于“合理”的泡沫水平的;
3.“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20余年时间里,黄金具有货币功能,各国都实行限制黄金自由买卖的措施,致使无论是黄金国际市场还是各国国内市场规模都很小,在市场规模很小又不成熟的情况下,当黄金被剥离货币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国际商品时,在“物以稀为贵”的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下,黄金价格出现不理性的疯涨是经济规律的表现;
(未完待续)
特别申明: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制订投资策略或进行投资操作,损益自负!
杨钦松
2016年1月24日撰写于雅加达
参考文献:
1.美元价值摆动引爆全球经济金融危机(I)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6-1-3/1225909.aspx
2.美元价值摆动引爆全球经济金融危机(II)
http://www.chinavalue.net/Investment/Blog/2016-1-10/12272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