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未来的消费场景不会在购物网站,可能更多的会在微信丶微博丶美丽说丶蘑菇街等垂直电商购买,但是当前的淘宝,京东,一号店还是主流的购物场所,毕竟已经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而这些成熟的购物平台本身每天就有很大的流量,所以如何去利用好这些流量,和留住用户是山之果在运营的始终是首要需要考虑到的,那么就需先从内功(产品质量丶用户体验丶装修页面)打造极致化。然后把这些流量慢慢的转化成相信山之果品牌的忠诚用户基数。再近一步和这些用户链接,形成互动 。
写到这里,我想大部分朋友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了,其实问题本来就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虽然都知道,但不一定就能做的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一直在寻找方法的原因。从来没有真正的沉下来解决问题,在寻找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手消费越来越成为主流,在各类朋友圈如微信,微博,QQ空间,陌陌等社交行为里产生了消费,所以很少去主动搜索比价消费,要么就是根据朋友的推荐直达消费。被人信任,所以更容易传播。所以未来评估一个品牌更主要的是看其背后的用户基数,粉丝数量有多少。
淘宝的出现加速了商业的垄断,要么就是品牌,要么就是性价比高的会被接受。从人性的思维角度是这样的。
目前电商企业分死卖货的,就是花更多的成本做店铺推广,和店铺优化工作。然后是卖服务的,就是相对于死卖货的服务做的很到位,那么做得好也会被人认可,再一个就是卖文化的。典型的就是南方黑芝麻糊,完全的情感诉求作出差异化竞争,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和消费者的距离更行,并不是一味的高大上,而是和粉丝一起玩。还有就是极客精神,例如三只松鼠。
无线互联网带来的,第一年第二年和消费者建立关系之后让他们变成了推销员,他们给你带来的新顾客,不需要你赔钱吸引新顾客了,这个领域会出现新的玩法和平台。
从引流推广的角度来说,对于开始一个品牌,如何与顾客产生链接尤为重要,是情感上的,然后再去卖货,如果直接卖货,反倒显得有点生硬,很难把货卖出去。
这是对于运营山之果当前互联网环境的一点分析,了解局势,才能更好的把握方向,顺势而为。
从整个山之果的项目来说用“产品总监”+“运营总监”双驱动管理模式,在之前的互联网公司常看见经理很少对产品花太多心思,从凡客诚品诚品失败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这一点。
基于这点,我在思考山之果的定位,是第一步。
产品永远是1,后面是不断加0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