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告诉了我们西方九个大国的崛起秘密。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九个主要大国的发展史表明,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都有着相似的“成长秘密”:思想文化影响力、体制创新、学习与赶超、科技创新能力等。国家崛起,文化先行。文化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活力,活力产生竞争力,竞争力创造财富。这就是文化创造财富的秘籍!
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成思危曾撰文指出:“当前,企业老总真正把企业文化放在第一位的为数不多,大都关心市场如何,利润如何。实际上,企业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今天的事,而是要管明天的事。如果企业一把手整天管今天的事,忙于应付,就像救火队一样,这个企业搞不好。”
一些企业家经常有这样一种看法,“企业通过战略实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只要战略的质量高,那么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也有一部分意识较前卫的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管理水平的灵丹妙药,因此,把企业文化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的重心,也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过于盲目地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违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可模仿性、突出个性、实效性等原则和长期建设的一般规律。造成企业文化难以和战略、社会价值理念相匹配,也给企业其他经营管理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对于企业来说,文化的力量同样突出。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的直接表现是商品和服务的竞争,但产品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竞争。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把自己的成功经营归结为“《论语》+算盘”,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一手拿着《论语》,一手拿着算盘。他说,《论语》代表仁义、伦理、道德,而“算盘”当然是“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的“利”的象征。他认为,要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其明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追求物质的进步和利益,人民、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富庶,这无疑是一种灾难,但致富的道路上要遵循“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这样才能确保财富持续下去。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过“经济发展的深层是文化,文化是根,经济是叶,根深方可叶茂”,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要造就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谋求永续发展,就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自身文化和行业文化,借鉴和汲取优秀的社会文化,建设我们自己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成就企业基业长青。
三、未来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重视、部门负责、全员参与、科学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二、注重企业文化体系化建设,并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用企业文化来有效地激活企业资源、凝聚力量、发挥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高绩效和企业和谐。
第三、在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同时,赢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潜力,融合整合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独特的企业文化。
第四、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创新相结合,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和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育人活动,体现文化于人,规范于行,固化于物,营造积极有效地文化氛围,塑造美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保证企业真正做到依法诚信经营,关心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注重环境保护,热心公益事业,促进社区发展,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当然了,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有自身建设规律路径和方式方法,我们要想实现文化经营管理企业,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必须按规律办事。
为了给予更过关注或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一个引导,笔者从组织者的角度出发来编辑出版了《赢在企业文化》这本书籍,目的是汇集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精华,让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让企业文化为企业基业长青产生持久的文化引领和支撑。为此,笔者在组织材料时,特意精挑细选,尽量把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表述和实践心得编辑到本书,以展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们的集体智慧和群体水平。本书所涵盖的内容贴近时代企业文化气息前沿,可操作性强,是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立志从事企业文化咨询工作者难得的参考实务工具书。通过学习,让读者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作用和建设方法比较系统地掌握,并且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由和君集团合伙人邵学全编著的这本《赢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方法与操作实务》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