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赴美面试”是把双刃剑


岛内政治让人大开眼界。这边民进党和绿营早早推出“共主”蔡英文,即使是民进党的“四大天王”也不得不节制个人权力欲望,为蔡英文的2016让路还要站台。这边国民党和整个蓝营都乱了方寸,“九合一”败选的阴影让一众所谓的A咖基于个人利益不敢应战。整个蓝营笼罩着失败主义的情绪,只有“小辣椒”洪秀柱应战,但又面临着国民党内的所谓制度性“拍砖”。

 

由是而言,蔡英文的确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似乎2016年“总统”大位已然属于小英...这也是蔡英文“赴美面试”之旅的主因。相比上次大选,这次蔡英文在美享受的待遇颇高。她可以在美国主流媒体发文宣示她的政治主张,可以用美国人喜欢的方式大谈民主,亦可享受在美侨民的热烈欢迎和享受“蔡总统冻蒜”的待遇。当然,她还会在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公开演说,美国国会也会为她举办欢迎酒会。

 

不过,美国人的“礼遇”是给予“蔡总统”去的,这是典型的政治设计。譬如印度总理莫迪,一旦从地方首长选为总理,就从“不受欢迎的人”变成美国总统的座上客。但是对于蔡英文这样的“地区准领导人”,美国政府只是给予面子上的“欢迎”而已。

 

蔡英文到“赴美面试”,无非是希望得到美国政府支持。在蔡英文和民进党看来,获得美国人的支持不仅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政治宣传,靠拉美国大旗吸纳选票,而且也比国民党占了心理优势。毕竟,在民进党对中国大陆充满猜忌而抱持“台独”党纲的现实下,靠美国来制衡中国已经成为民进党的唯一选择。

 

但是,两岸关系已今非昔比。现在的台海两岸,已经没有了台湾海峡的地缘阻隔,两岸三通已成常态,两岸民间和经贸交流也无可阻遏。正因为如此,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才抛出维持两岸现状。这是她不得已的现实选择,但是对于维持现状的内涵,她不敢说也不能说,因为这么做不是陷入国民党“92共识”的逻辑圈套,就是违逆了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在选举之前,蔡英文宁愿在两岸关系上采取模糊策略而被人嘲弄为“空心蔡”,也不会把维持现状明明白白讲清楚。

 

在美国,其公开言论只讲美国人喜欢的民主,以求达到价值观上的和谐共振。但是到了关键时刻--白宫召见之时,蔡英文就无可选择,必须接受美国对其两岸关系的考问--蔡英文若再坚持模糊的两岸策略,恐怕会被打分“不及格”。

 

美国未必喜欢国民党那样的两岸政策,但也不希望台湾重回陈水扁治下的两岸关系乱象。无论两岸关系还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所希望的是相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制造最大限度的麻烦,但前提是美国风险可控。以近来南中国海因为岛礁建设引发的中美冲突言,美国先是对华采取最强硬的姿态,随后在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对华态度又缓和下来。即从严厉批评中国岛礁建设到希望冲突各方都放弃岛礁建陆。

 

在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美国洞悉了中国的主权底线。相比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利益,两岸关系攸关中国最核心国益,因而美国不会让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走得太远。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反对具有台独倾向的人到美国来活动,也反对美国给予台独人士舞台。蔡英文不该到美国来“面试”,她首先要能通过13亿中国人民的“考试”。

 

蔡英文“赴美面试”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