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安德鲁斯在近日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及之后的相关表态,表明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的模糊战略正在发生改变。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日报道,澳国防部长安德鲁斯向外界传递了本届政府对华发出的最强硬信号:澳大利亚将同美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反击中国的南海造岛计划。
他说,“即便北京在南海单方面设置防空识别区,澳军机也将继续对南海争议水面进行侦察”,澳大利亚享有“维护和平稳定、自由贸易和航行”的合法权利。
安德鲁斯在香格里拉会议上不点名批评了中国,警告中国领导人对可能出现的后果持谨慎态度,尤其要意识到这些行动导致事态升级和造成误判的风险。
安德鲁斯作为澳政府的关键成员,其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代表了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微妙调整。它正在放弃过去在中外主权争议中“不选边站”的政策。澳大利亚舆论认为,澳海军将会参与在南中国海海域举行的针对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向中国展示不惜以武力应对的决心。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对中国高度依赖。中澳双边关系密切,共同确定了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建立了总理年度定期会晤、外交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等重要机制,中澳在经贸领域还实行人民币和澳币直接结算。这些都显示了中澳关系具有高度的战略性。
不过,与其说中澳之间的信任源于心心相印,倒不如说是基于经济上的互利关系:澳大利亚的资源需要卖到中国,并需要中国的投资。后者引发了澳国内民众甚至政府的警惕。一些澳大利亚公民最近在悉尼居民区散发“反对中国入侵”的宣传传单,以此表达对中国投资带来房价上涨不满。
中澳之间在安全领域的疏离关系,证明了中澳信任远未那么深厚。澳大利亚实际上采取的是经济和安全双轨制,在经济上加深与中国的交往,但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却继续深化与美国的同盟,并持续加强与亚洲的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等的战略关系,特别是其与后者的关系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国确定了在军事和军备上的战略合作关系,日本将协助澳大利亚制造先进潜艇。
作为大洋洲的最大国家,澳大利亚是美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其实施对华防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德鲁斯就南中国海主权争议以及中国在此间扩大填土造地行为的对外宣示,既是以此为重大背景的,同时也反映出在中国主权主张更加强硬以及更积极诉诸行动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正在同美国一起改变对华模糊战略,在南中国海事务中将更为积极,而且它将依据与日本达成的新的合作协议精神,在东海发挥同样作用。从远期角度看,美澳日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应对中国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事实似乎正在佐证它。在香格里拉会议举行期间,美国防长卡特与安德鲁斯和日本防务大臣中谷元举行了三方会谈,一致同意将协调对南中国海问题的立场,强烈宣示三方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其威胁的姿态。美日澳已多次举行三方联合军演,并声称将深化军事合作。早在去年11月,美日澳三国首脑就达成协议,一致同意“深化(三国之间)已经十分强有力的安全和防务合作”,致力于加强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能力建设”。它们预示着美日澳三国军政同盟正在形成之中。
而其指向就是中国。这和中澳之间的经贸合作相比,更是一个具有根本性质的长期战略。随着中国军事和外交崛起,中澳之间发生冲突,并在相关事件中卷入战争的可能性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