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凯恩斯的两片花絮


 有关凯恩斯的两片花絮

 

201562日上午一二节,六二零四。

今天是第一小组演示大作业“凯恩斯革命”。

走进教学楼的时候,楼道里静悄悄灰蒙蒙的。看见小乙在门口踱来踱去,感觉到他一定很紧张。他平时不紧张的,也喜欢发言。不过,这一次是代表小组演示,成败关系全组同学的成绩。我跟他简单说了几句,大意是要控制节奏,控制语速。我的经验,有意识地控制住语速,就可以慢慢克服紧张。否则,越讲越快,越快越紧张。

大作业中每一个主题,我都听过十几次了。听多了,就味同嚼蜡。我每次都会强调,希望大家有所超越,有所创新,尽量超越教材,超越一般的认识,能够通过阅读发掘出一些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这样的希望,有时候能够实现,有时候不能。运气好的时候,会有特别的惊喜,运气不好的时候,也会碰到特别的无奈和沮丧。

讲台上小乙在讲凯恩斯的生平和著作。我原来的希望,是联系凯恩斯不同时期的著作来介绍他的思想的发展。对于思想者来说,思想的发展就是他的人生。凯恩斯的复杂的思想与其复杂的人生是相联系的。讲得似乎还不错。突然听到了“同性恋”几个字。我知道凡是讲凯恩斯,总要讲到他的这段绯闻的。我事先布置他们阅读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里面就用很多的篇幅渲染凯恩斯的同性恋经历。小乙的一个说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他说,凯恩斯的短期观念与他的同性恋经历有关。一个同性恋者是不需要后代的,因此也就不会有长期的考虑。这可能影响了凯恩斯的经济学观念,——他说,在长期内我们都将死去。他的经济分析属于短期分析。凯恩斯确实有同性恋经历,凯恩斯确实持有短期分析的观念,但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确是有趣的事。我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八卦一小段。有一年也是讲到凯恩斯,讲到凯恩斯的同性恋经历,还讲到凯恩斯的母亲曾经担任过剑桥的市长。就在那几天,我从网上知道一个消息,那一届的剑桥市长就是一位同性恋,而且就在那几日宣布结婚。

接着,讲到凯恩斯与罗斯福新政。据说罗斯福曾经将凯恩斯请到美国,向他咨询有关政策建议。大概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过于沉迷于自己繁琐而深奥的模型,引起罗斯福的反感。他们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罗斯福也没有从凯恩斯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凯恩斯对罗斯福的傲慢很是反感,于是在他的《通论》的结尾,忘不了用这样一段话来对罗斯福进行嘲弄。——“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自天启,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危险的倒不是既得权益,而是思想。”(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P330 )我每个学期都让学生朗诵这段凯恩斯语录的,目的是为了励志。但我没有想过这段话会与罗斯福有关。如果这样的话,凯恩斯所说的“狂人”,就是指罗斯福了;所谓“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有的版本里译作“若干年前的某个没落文人”——指的就是凡勃伦。我只知道凯恩斯确实应邀去见过罗斯福,并与之讨论过宏观经济治理的某些问题。我知道的另外一则轶闻讲的是,凯恩斯热衷于看手相,见到罗斯福之后,被他的双手所吸引,完全忽略的罗斯福本人的存在。他们的会见因此毫无成效。

这只是花絮。有这两片花絮打底,我从头至尾能够聚精会神听下来,没有瞌睡,也没有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