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不需要拥有超级油企?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中国需不需要拥有超级油企?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最近,借着中国南车和北车合并的东风,中石化和中石油合并的预期也开始升温。特别是三桶油在同日内集体临阵换帅,似乎也被外界看成为打造中国超级油企而作铺垫。于是中石化、中石油在A股市场因合并利好,而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甚至前几日还双双封于涨停。

面对两桶油将要合并传言,中石化原掌门人傅成玉对外宣布这纯属子属乌有。不过,专家表示,三桶油若是合并成二家或一家企业,并非没有一点好处:一方面对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拥有超级油企意味着竞争力、议价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倘若石油巨头们真的合并后,就可实行上下游规模的一体化操作,肯定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况且油企管网输配可以共享,也为降低油企成本奠定基础。

而事实上,国际油企巨头合并案例也层出不穷。例如,1999年埃克森与美孚合并,2001年,雪弗龙和德士古合并。BP则为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只是唯一区别的是,国外油企的合并是通过市场竞争收购获得,而中石化和中石油若是合并,必然是体现国家意志依赖行政权庇护合并而得。

当然,也有外媒指出,组建超级油企旨在缔造像埃克森美孚那样的石油业巨头,拟在国际油价处于低谷时提高生产效率。从这个出发点及石油行业特殊性来说,合并似乎有些理由支撑。那么中国真的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油企吗?笔者认为成立超级油企将弊大于利。

首先,超级油企的诞生会挤占民营油企的生存空间,因为新成立的超级油企带来的天然垄断更加充斥着排它性。一方面,成立超级油企后,油企将更加庞大,更难制约,原来发改委出台的诸多有利民企的政策要么被打折,要么被迫停止。另一方面始终被市场预期的这个领域将向社会资本开放,也会成为空头支票。

此外,在垄断氛围下,一些民营油企因受到挤压,想出售转让,本来可以有多个谈判对像,而现在却只一个,于是便丧失了谈判话语权。

再者,通过行政手段,而非市场竞争驱使两桶油进行合并,肯定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两桶油的效率之所以远逊于西方石油巨头,并非输在规模和技术之上,而是两桶油庞大的人员成本耗占了其大量的利润。

根据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2013年中石油销售规模虽然超出埃克森美孚200多亿美元,但净利润埃克森美孚却是中石油的1.7倍。这背后相对应的是中石油员工总数是埃克森美孚的7倍。由此可见提升效率剥减在职人员成本才是关键。否则,即使两桶油合并,只能催生更加臃肿的巨无霸,这对提高其业绩和效率帮助甚微。

最后,本来国内石油行业处于相对垄断的环境中,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巨头之外无人能与之匹敌。国内消费者能够选择的油企并不多。而一旦三家油企合并成一家或二家后,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更少,这既不利于石油行业内的市场化竞争,又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可能会有人说,南北车合并后不是效果不错的吗?但是我告诉大家,南北车在国内实际上是在做体制内的生意,两家公司在国内都为铁总服务。而石油属于消耗品,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相连。

中国需不需要拥有超级油企?有人认为可以减少油企的运营、管道成本,还可以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但我觉得如果仅靠行政手段,政府意志来让其合并,肯定弊大于利。这样既不利于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不利于行业内的充分竞争,更不会在两家油企合并运营效率有多大的提升,从而无法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如果是这样,两桶油合并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中国需不需要拥有超级油企?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