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桥:对数字腐败也要“零容忍”


    总书记号召“三严三实”。我想啊,“做人要实”是起码的吧?如果统计数据严重造假,那“谋事要实”也难成立。新华网长沙2月14日电(记者邹云、丁文杰、李丹)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

 

 

凤凰网评论

 凤凰网资讯 > 评论 > 社会话题 > 正文

 

徐新桥:对数字腐败也要“零容忍”


来源:长江商报

 

“两会”正在全国各地进行。1月17日《南方都市报》传来消息,广东省政协委员吴茂珠谈及“敏感”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两度被同组委员打断,但坚持讲完;现场亦有不少委员“撑”她——“当然要讲啦,政协就是说话的地方!”

的确,建言献策是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言之有理,必须基于据之为实。如果统计数据是虚假的,对形势的判断肯定就是错误的,缺乏科学性。这是从技术层面讲。

从法律层面讲,统计数据也有真实性的要求。首先是数字的提供方必须如实报来。《统计法》要求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该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其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最后,《统计法》十分明确地规定,对于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

既然有法可依,为什么还有不少人以身试法呢?又主要是哪些人不惧高悬的亮剑呢?吴茂珠听到一个统计局长说,现在统计局正坐在火山口上,“过去可能是企业瞒报得多,这两年我觉得是政府部门的数字……”领导干部的焦躁会造成“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在统计部门工作过20多年的吴茂珠说这不是危言耸听。

由此可见,统计造价,根在官员,在那些作风不端、谋求数字政绩的庸官,因为他们缺乏真才实学,不能用实绩造福一方,就只好玩弄数字游戏;或者迫于其他地方数字虚高或实高,相互攀比,踮起脚尖悬空而起。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谋求金钱美色固然是腐败,欺上瞒下统计造假同样是腐败。这种数字腐败是为了一己贪心而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而且一级一级哄骗,上下左右传染,造成形式主义猖獗,漂浮作风盛行,反而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把真干事、干实事的好官逼到墙角,因此必须对数字腐败加以严惩。

当然,如果在统计制度上改革,就像世界上统计工作做得最好的加拿大那样将统计局直属国家,配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