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做酒或催生下一波泡沫


 

近几年,酒行业持续低迷,特别是白酒行业持续至2014年,仍未能摆脱下滑,行业形势严峻。整个酒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五花八门的各类调整拯救战略方案似乎并没有给酒行业带来春天。与此同时,很多服装、数码、电器等类通过互联网做的如火如荼,实现了销售井喷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神话。互谅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深深地刺激着各类酒企。

但酒绝对不是互联网销售的强势品类,不是所有的酒都适合做互联网销售。互联网不会给整个酒行业带来春天,更不是救命稻草!没有理性地认识酒的特殊性,没有充分了解互联网、,盲目地跟风、盲目的开发新产品、盲目的用互联网思维做酒将会催生下一波泡沫,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只有具备体验感强,口碑好的小众类的功能性酒,才有机会搭上移动互谅网这趟顺风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互联网依托各类快递运输,而绝大部分的酒瓶都属于易碎品,既增加了物流成本,也增加了物流破损风险。其二,网购酒水可能出现不是正品。名贵高档的酒水,为了保险起见,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实体店购买。想通过互联网实现成本降低,将“名酒”变成“民酒”的美好理想是不可能实现。其三,价格处在抵挡的酒水,物流成本增加。互联网没有任何的价格优势。没有人会为了买一瓶10元的酒水而去多支付10元的快递费。其四,互联网销售很难解决酒水的售后服务问题,不像服装、鞋子试穿后发现不合适、不喜欢可以申请退款。而酒水是要喝过才能辩别真假,一旦发现是假酒,是没有办法进行退换货,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其五,酒水的消费主要是宴请、送礼、团购、自饮几种形态。无论是那种形态,其六,清香型、酱香型等不同的类型,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偏好,消费者习惯很难在短期间内改变。

总之,互联网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网络销售,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涵,特别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酒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资源整合、合理利用才能搭上互联网这班顺风车,充分地了解和学习互联网,才能驾驭好互联网,否则陷得越深,死得越快。酒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经销商们纷纷为转型忙碌,行业巨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深刻反思和积极作用。2015年酒企、酒商应如何转型,不仅要做好“长期规划”,还要借鉴“他山之石”。

 

摘自《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