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2020年我国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科学路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同时指出,要大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将是今后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内涵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城镇布局优化、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将在城市发展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建设智慧城市是破解我国城镇化过程遭遇问题的有效手段
我国城镇化进程活跃,尤其在过去十年出现了加速增长。人口流动性加剧,人口过度集中,给城市交通、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基本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环境超负荷承载等问题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难题。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例如,智能交通系统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智能健康保障系统能使市民享受远程医疗等高效便利的服务;智能家居使居民居家生活更加安全、舒适;等等。
(三)建设智慧城市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保障
随着社会管理要素日趋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传统手段已难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城镇房屋拆迁、城管商贩冲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恶性报复事件不断。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根源,也有沟通不畅、信息滞塞、管理不当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城市管理者决策部署和服务更加精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这既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