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剑指基层反腐让谁冷汗涟涟?


 王岐山剑指基层反腐让谁冷汗涟涟?

327日至28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赴河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将“严格纪律”和“基层反腐”作为重点,指出“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抓早抓小,使广大党员真正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强调“今年要在巩固省一级成果的基础上,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到地市一级。”

王岐山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坊间议论纷纷。究其原因,一是现在人们几乎已经习惯了从王书记的言行来分析“打虎拍蝇”的动向与节奏,因而王书记每有言出,必然会引发诸多猜测;二是对于百姓来说,“打虎”虽然解恨,但却远水不解近渴,因而身边的“苍蝇”才是让他们更加讨厌的东东。

“老虎”之祸,祸在乱政;“苍蝇”之乱,乱在祸民。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大肆侵吞老百姓种种补贴,雁过拔毛,大吃大喝、大肆侵吞集体公款。小苍蝇”虽然看起来位低权微,腐败起来数额可能并不大,但却在群众身边,让群众窝了一肚子火。无怪乎今年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之后,一些省份明确今年要对“乡镇”“农村”“街道”等基层腐败党员干部进行严查,“苍蝇嗡嗡”之下,党的执政根基岂能不受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老虎的力度可谓罕见和空前,但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仍然对于身边腐败查处的力度不太满意。这里既有基层党员干部不守规矩、不讲纪律的因素,也有基层领导责任不明、履责不力的问题。在腐败问题上,某些“一把手”或是“不想抓”,以为独善其身就行,不管下属是否违法乱纪;或是“不会抓”,管理下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导致腐败积存;或是“不敢抓”,发现了问题却不上报、不处置,导致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

事实证明,“苍蝇”也有可能会变成“老虎”。 土地奶奶”罗亚平贪污敛财涉案过亿、浙江温州10名村官瓜分价值18亿元316套安置房的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王岐山书记屡次谈到,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大祸。但基层反腐败成效与公众期望的差距之大,无疑让他对基层反腐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

“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今年要在巩固省一级成果的基础上,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到地市一级。王岐山书记的此番讲话,既预示着今年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打苍蝇”高潮,也意味着今年将加大对于地市一级反腐责任的问责。看来,基层党员干部抱着侥幸心理闲看“打虎”的好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地市一级领导为官不为、尸位素餐的时代也已经走向终结。而人们即将看到的,则是“冷汗涟涟”之下大批基层官员的作风骤变。

(李吉明201541日 邮箱:liming73021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