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开始着力理解习大大心思?


西方为何开始着力理解习大大心思?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有一句格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在孙子的计篇中,有着经典的论述。孙子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知之者胜,不知之不胜。其中的道和将,就包括着国君、将帅的意愿、智谋、才能等方面的考察与计较。
千百年来,孙子的这一格言指导着国君将帅对战争的运筹帷幄,也指导着大国外交的纵横捭阖。
作为国家的主脑,领导人的意愿、思想、谋略、信任,在大国外交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在世界的和平交往与合作共赢上,增进领导人的政治互信,思想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了,才可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交往。
机遇总是从领导人的意愿、思想、谋划、信任中率先抓住的。领导人越是强势,机遇越易从中而出。
透过中共这两年来的铁腕反腐,习近平越来越被外界视为邓小平之后最强势的中国领导人了。他的意愿、思想如何脉动,往往是理解中国、交往中国的金钥匙。
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中,中国威胁论常常被渲染、放大,而成为相互交往中的障碍。一些人总是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带着历史性的偏见,观察中国,误解中国。结果与中国领导人的意愿、筹划相差万里,甚至背道而驰。这不仅抓不住中国的和平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诸多发展机遇,反而成为相互交往、共同繁荣的一堵大墙。
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共赢中国的对外开放,这是西方必须面对的。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仅更多新发展的机遇,也有一些旧秩序的挑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影响力通过习近平的一丝一路开放战略和亚投行的创始筹建,也是越来越大地展示出来。这种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正因为如此,一批西方外交政策和安全问题专家近来也齐聚美国的华盛顿,共同讨论起中国的崛起与挑战来。其中,与会者的讲话更多围绕揣摩中国领导人的心思。
围绕亚投行的创始,中国崛起的影响力已经让西方,特别是美国失去了心理平衡。俄英法德意澳等大国对亚投行的纷纷加入,就令美国十分不爽。目前,美日也是狐疑难决,心理纠结。他们也许更应多揣摩揣摩习近平主席的头脑里都在想着些什么。不把脉准习近平的意愿、思想脉动,怎可能捕捉到中国和平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
英国《卫报》3月26日的一篇文章《西方着力理解中国》,也许更值得美国的对华政策决策者读一读,想一想。
为什么要越来越重视理解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心思呢?除了他对中国的强势领导之外,中国不断崛起的经贸实力以及正在嬗变的外交政策,也可能是其中促变的重要原因。
从全球经贸上看,中国如今已超过美国成为头号贸易大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与之相比,美国只有64个。透过一丝一路地带的市场潜力和国家贸易,中国的全球贸易额还有着更多的增长空间。这种增长空间,给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带来希冀、提供动力。
亚投行创始上看,中国依靠庞大的外汇储备力量和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宽大心胸,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金融体系的轴心中国通过不分大小、平等协商的原则,合作共赢、命运共同的理念,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命运的彼此互依、共同繁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中国一丝一路对外开放的大棋局之中,寻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机遇。一丝一路、亚投行就是其中的轴心和新的希冀之所在。
从外交政策上看,中国正在走入大国角色,而成为一个新的力量中心。习近平之前的中国外交基本上都在遵循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政策,习惯于国际事务上的保守做派,很少主动作为。但现在不同了。中国的西进,美国的撤离,让中国的大国外交不得不承担其更多的国际责任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长大成人, 公开为阿富汗和谈斡旋,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显著转变。这是北京首次就一项既敏感又重要的地缘政治事务担当真正的领导角色。这一跨越,使中国终于小心翼翼地走入大国角色之中
据美媒披露,中国当前处理阿富汗问题的做法迥异于以往。北京展示出乐意介入阿事务的程度,令许多外国外交官和一些本国专家均感意外。中国不仅正在幕后努力促成和解共识,还向亲密盟友巴基斯坦施压。这正是中国大国外交影响力的真正体现。
中国为何要走入这种积极介入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大国角色呢?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确保中国急剧扩大、急剧动荡的全球利益。一些国外的分析人士发现,尽管北京仍在口头上坚持不干涉政策,但相关变化已清晰明了。比如,早在2013年,中国外长就在联大会议上表示,中国将更主动和建设性地参与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并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另一种看得见的重要变化是北京开始乐于更具战略性地施展金融力量。亚投行的创始与筹建以及对阿富汗政治和解的斡旋,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中国海外利益在利比亚、伊拉克政治动荡中的惨痛经历,使长期满足于对境外安全事务置身局外的北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无动于衷往往会造成更大风险。正因为如此,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日益乐意将其政治关系、军事资产和经济实力用于这些海外的战略目标。
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觉得揣摩和理解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心思越来越重要起来,而且可能成为那些西方知华派的一门必修课。
2015年3月28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