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会失败吗
贺永顺
当前中国的反腐工作可谓如火如涂、势头不减,两会一结束即宣布两虎被查,真是让全国人民刮目相看。但随着反腐的深入,人们对抓老虎的兴奋感在减少,而对于反腐能否取得成功的忧虑却在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在于人们对于反腐的期待在提高,期望越高可能忧虑就会越深,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反腐似乎并没有脱离历史陈式,离现代反腐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只“只见抓羊不见补牢”,反腐制度建设还没有真正开始。那么反腐要想取得真正成功,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允许社会力量介入。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力任性,反腐的关键当然就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目前的监督体制主要是体制内监督,这种体制的缺点主要是监督力量不够。不仅监督人数少,而且天高皇帝远,监督效率存在很大问题。如果允许社会力量介入反腐,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从现在查处的案例来看,很多人的腐败行为民间早有传说,这充分说明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其实也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才是最有效直接的,这一点早已被各国的反腐实践所证明。社会反腐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各类媒体的监督,要允许人们通过媒体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质疑。
然而现在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叫做“只许党反腐,不许民反腐”。也就是说,党和政府将反腐也作为自己的一项特权,即使民间对某些人的问题有反映,或是某些人的问题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因为党和政府还没有采取行动,政府的宣传部门仍然进行控制约束。这种情况如果时间长了,老百姓的参与热情肯定会大大降低,最后就是反腐成为党和政府的独角戏,老百姓只能在旁边看戏。长此以往,反腐就会失去群众基础,没有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反腐工作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要切实开展党派监督。除了群众监督以外,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我们有八个民主党派,开展有效的党派监督也是推动反腐的一支重要力量。相比于社会监督,党派监督更加理性有序,不会造成失控的现象。中国的民主党派长期与共产党亲密合作,也有丰富的参政经验,他们对共产党、对国家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利用这些民主党派开展好党外监督,将会大大推进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在本轮反腐过程中,云南的杨维骏老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老属于中国民主同盟,多年来一直在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在揭露白恩培、仇和腐败案的过程中起到了一般人起不到的作用。这当中,他更多是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个人在斗争,如果是代表一个党派进行反腐,则效果肯定会更好。
但我们目前的现实是,民主党派基本被排除在这场反腐斗争之外,或者是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民主党派在反腐中的作用。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之间本身就有一个相互监督的义务,如果让这么一支庞大的监督力量只在旁边观望,显然将会使我们党和政府的反腐力量有所削弱。前面说过,民主党派参与反腐,将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化建设内容,对于提高中国政治文明的程度极为重要。尽管现在全国政协在此次报告中首提反腐工作,但民主党派参与监督权力的制度化建设似乎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让我们对反腐的前景颇为担忧。
三、要改进官员激励机制。除了权力监督问题之外,腐败产生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中对各级官员的激励机制不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公务人员作为一个职业,需要正常合理的工资收入,也需要体现不同岗位之间的薪酬激励。如果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一直偏低,整天面对的又是一些豪商巨贾,官员的心理失衡将是必然的。对于官员的合理收入问题,现在没有人敢提出来,其实这是不能回避的,也不能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来解决。诚然,公职人员的激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的。
中国公务员的工资不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挂钩,也不与自身工作业绩挂钩,而只与行政级别有关,但是我们吏治水平又一直不高,选人用人制度又非常落后,导致相当一部分公职人员的正向激励是基本无望的。长此以往,整个社会事实上形成了默认当官就可以捞点油水的风气,也就是形成了一种腐败的文化,这对于反腐取得成功是非常不利的。拿塌方式腐败的山西来说,据前几年报道,随便一个煤老板一晚上就可以挣40万,而一个正厅级官员一年才挣不到10万,出现大规模的腐败现象其实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基本全部与煤老板有关,在山西其实早已形成了一种整体风气。
在监督和惩罚官员的同时,让官员觉得有奔头,有职业荣誉感,觉得自己的付出有合理的回报,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官员的晋升和薪酬要有一套规范的制度程序,要能让那些德行好、能力强的官员上来,整个社会才不会形成反向激励。随着越来越多的老虎被打,人们总是在问这些老虎是怎么上去的,为什么只有坏人才能上去,好人反而都上不去,这其实就是一个官员激励机制问题。
反腐败任重道远,必须要在制度上下功夫,补牢比逮羊更为重要,而制度的建设一定要遵循现代政治科学的规律,不能将老祖宗的那一套办法再拿来使用,否则这场反腐像前朝历代一样走向失败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