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怒江(8):驴友小肖
2015年2月3日。
那天晚上从火塘边出来,看到两个背着硕大的旅行包年轻人闯进郁五林家院子。其中那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我们在上山的路上见过。从匹河出来,我们坐的是一辆小巴。半道上,看到一个背着巨大旅行包的小伙子,吭哧吭哧往上爬。司机说,经常有这样的驴友,以为从匹河到老姆登只有七八公里,容易到达,却不知道这陡峭的公路不容易走。
游客之间很容易自然熟。说起来,这两个小伙子都是步行上山。他们不是因为体力好才选择走路,而是因为找不到车子。其中年纪更小那位姓肖,来自成都,是四川大学机械专业的大一新生。看起来年纪稍微大一点点那位,来自浙江。后面这位还要倒霉一些,不仅是步行上山,而且还走错路。我们上山花了半个小时,小肖三四个小时,而这位居然走了五六个多小时。简单聊一下行程,都差不多。目的地都是丙中洛。浙江小伙子的更有雄心壮志一些,他准备去独龙江。
第二天早上,我们准备去知子罗,小肖与我们同行。我们外出旅游,只是在不断探寻和尝试不同的生活可能。随便走随便看,随便吃随便玩。没有特别的目的性,也没有特别的时间感。哪儿有趣往哪儿走,哪儿天黑在哪儿歇。年纪轻轻的小肖似乎也是一位散漫的游者。他也不怎么拍照,不怎么着急。随意地走着,随意地看着。走着走着,我们就走散了。
过了两天,我们去了丙中洛,住在阿果的客栈里。次日,因为家里临时有急事,需要回家,我们去找阿果办理离店手续并商谈点正事。进门的时候,突然看到小肖,他正与阿果他们一起吃饭。不是世界太小,而是进入怒江之后,大多数游客都会作出几乎一致的选择。现在多了一个独龙江,而一直以来,就只有丙中洛。
我跟阿果商谈的是,有关慈善助学的事情。我之前有过一些想法,而阿果这些年持续在做的,正是我想到而做不到的事情。正说话间,小肖凑了过来。他说,他在假期总在各地转转,去的比较多就是老姆登或者丙中洛这样比较偏远落后的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也关注农村小孩的教育问题,也希望可以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
真是个可爱的年轻人。他比我儿子还小好几岁,却一直“大哥”“大哥”地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