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得罪腐败分子就是13亿人民的罪人


怕得罪腐败分子就是13亿人民的罪人
——品味《习近平反腐败斗争精彩论述》的五点感悟
今年1月,《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全书共216段,主要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重要文献。
2月18日,新华社记者华春雨节前采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透过他的解读,笔者得以管窥总书记反腐一些鲜为人知的精彩论述
一是反腐对中共的自我救赎至关重要。
以前,一些腐败分子的代理人、帮办者,总是拿反腐亡党来吓唬党和人民。
实际上,恰恰相反,反腐才是中兴党国的希冀所在;不反腐,党只有死路一条。
二是反腐必须坚定站在13亿人民这一边;与人民作对,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反腐,不仅是党的一次关乎存亡的政治斗争,也是党在13亿人民和党内腐败分子面前所进行的一次艰难凶险的历史抉择。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人民一边,还是羞羞答答地媾和腐败分子,其间并无灰色地带。历史告诉我们,人心向背,关乎王朝兴废、政党存亡。人民是水,政党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同心,江山永固;人民离心,邦国衰亡。 
三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永远在路上。
自习近平十八大誓言铁腕反腐之后,60多个大老虎的相继拿下,也实际上已使中共的反腐骑虎难下了。与党内腐败势力斗争,是一场生死搏斗。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稍有松懈、手软,都可能功亏一篑,甚至遭受腐败势力致命一击,而败亡事业。
四是从关乎党的存亡高度,把反腐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在反腐的历史定位上,习近平的论述原文是“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中共之所以能够在十八大后开展起如此持久、如此猛烈的铁腕反腐,这与习近平把它当作中兴党国的大事来抓是分不开的。
面对党内仍不收手的腐败增量,和长期累积的腐败存量,下一步该怎么走?是不封顶、不设限地继续深入推进,还是像一阵风那样过去了事?……
透过习近平反腐心志的一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反腐有着极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正是这些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使习近平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并不遗余力地把它深入到各个领域,做到反腐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无特区。
五是装糊涂、怕得罪腐败分子,就是人民和历史的罪人。
我们党的反腐败,承载的是13亿人民的历史重托。如果我们党的反腐廉政责任人在反腐上做了好好先生,纵容、庇护的腐败分子,这实质上无异于加速党的暴亡。一方面,王朝、党国腐败而亡,这是历史的无情规律;另一方面,悖逆人民的期待,而当了腐败分子的老好人,这实质上就是不把人民的反腐期待当回事,不敬畏自己的人民,与自己的人民作对。其客观上的作用是加速人民对党国的离心与背弃。所以,讨好的腐败分子,得罪了人民,都同样是害党坑国,是党国、人民、历史的罪人。
在13亿人民和腐败分子的对垒上,两头讨好的好好先生是做不得的,也是做不成的。两者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是二者选一,不可兼得。这笔站队的政治账,不能糊里糊涂,必须头脑清醒。
    习近平的论述原文是“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一些专家把它解读为习近平给当下的那些廉政反腐主体责任人算的一笔政治大账。
    在这个艰难的二选一中,我们的廉政反腐责任人必须头脑清醒的是,反腐败、抓腐败分子,这的确是一个得罪人的儿。可是,必须从政治上算清楚的是,是怕得罪这些腐败分子呢,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如果当了好好先生,并稀里糊涂地放过了腐败分子,那实质上就是得罪了13亿人民,没有了人民支持,共产党还怎么执政,还怎么人民的领导干部?所以,反腐的政治大“账”,只有从紧紧抓住13亿人民的人心向背这个高度来算,才可能算得清明,算得要领,才不至于沦为党国、人民、历史的罪人。
    
    2015年2月23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