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学以何为宗?十问经济学人


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现在中国国内凡是讲到经济问题时,不论官方民间,也不论专家学者,或是学生教授,无一不是在大讲西方的经济理论。提起西方的东西,从古至今,头头是道,甚至连他们的私生活,传闻逸事,都如数家珍(这里申明不包含以研究西方经济学史的学者们)。这也成了一种潮流,一种时髦,就像当年清末革命党人带头割辫子一样成为了现时的有学问的象征,有品位的象征,甚或成了改革的象征,身份的象征。

不知道各位有无兴趣统计一下历年经济类图书出版物,看看有多大比例是在宣扬西方经济的东西?我没有资料可查,但我估计应该不会低于80%吧,甚至95%都可能!报章杂志,院校招生,理论研讨,问题研究,皆以西方为攢头,依西为依据,俨然形成了无西不成章,无西不成理,无西不改革的千古奇观。过去中国提倡独立自主,抵制崇洋媚外,现如今是不是过时了呢,这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界的洋务运动应该是以洗脑式的,先于其他任何方面的改革最早而且最彻底的完成了。它更表现在国家经济决策机构里充满了洋博士,洋专家,以香蕉人(外表黄种人,内心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却是完全模仿西方方式 )的范式,引领着全国性的洋务运动,甚有代代相传的意思。

我的疑问是,难道我中华5000年的历史上就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经济思想和理论了?难道号称文明古国的泱泱大国就剩下太极拳了?或者就剩下‘’我国有五千年灿烂的的文化‘’这句口号了?难道这灿烂文化里没有一点经济的东西?是不是我们的先祖们喝西北风就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了?或者说统统于今无用,都应该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那么我们自身从何而来?如此下去,中华人凭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以为此状堪忧,当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者,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却完全忘却自己文化根源时,也就是这个民族从根本上开始衰败时,因为根断了,就像草木断根了一样,不管其表面看起来多么繁荣,多么强大,在较短时间里也许看不出来,积累以后则后患无穷。

我认为中国必须重新认识中华历代圣贤的伟大价值,从中借鉴发扬光大他们已经成就的伟大思想理论,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等等,再与当代西方各种思想理论相比较,融合。形成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论思想及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是长治久安之计。 事实上,当中华先圣们运用傲世之智慧,上求经天纬地之道,下求经世济民之术时,世界上其他地方还未开化吧。

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之先驱者们,正是汲取中华文化精髓,借鉴西洋之马列思想,就当时羸弱中国之现状,成功的探究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救亡之路,开创历史新篇章。就是说,连马克思主义都需要和中国实际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难道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可以超越?说实话,以我对人物的了解,所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历代代表人物,没有一个在治学实践和态度上超过马克思的,也没有一个人读过的书的数量超过马克思的。但愿我错了。

故此,胡子想要问一问那些年年月月领国民俸禄的西洋经济代言人,难道西洋经济学就真的是当代中国的经济圣经么?它与中国真的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么?如果不是,你们是不是找出那怕一点点时间,谦虚地向我们的先贤们请教请教呢?换了我,我一定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