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智慧翻倍的六个个思维》05三个思维程序的综合应用


 《让你智慧翻倍的六个个思维》05三个思维程序的综合应用

思享者语录

1.人的大脑是蕴藏智慧的宝藏,思维是激活智慧的钥匙。思维是有程序的,程序正确了,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2.我们将思维的程序分为了三个步骤:追求整体、细分需求与协同供应。按照这一程序思考问题,就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思维陷入停止,工作无法继续推进。

3.在定义整体的时候,不要去想这个事情是否可以实现,在细分需求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能否做到,在协同供应时,不要去想别人有义务配合你的行动。按照思维的三个程序,你会发现那些看似不可挑战的难题,最终都将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讲,做事要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开启我们的智慧,这就要依靠思维,思维是激活智慧的钥匙。

思维是有程序的,就像种树,必须先挖坑、再放树,之后填土、最后浇水,如果顺序颠倒了,不管方法再正确,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程序的力量。

我们将思维的程序分为了三个步骤:追求整体、细分需求与协同供应。追求整体,是指思考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超越舍得,从目的入手,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细分需求,就是将实现目标的条件进行逐层分解,大事化小,逐步推进;协同供应,是指当事情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实现时,要学会借助外界资源,协同他人来完成任务。

追求整体、细分需求与协同供应,思维的这三个步骤是环环相扣,按照这一程序思考问题,就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思维陷入停止,工作无法继续推进。

例如,我曾经辅导过的一家企业,接到一项大订单,为客户生产140台设备。一个月过去了,仅仅完成了40台,离交货期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了,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也只能再生产20台。剩下的80台设备怎么办?

我们通常的思路是,明确任务,未来十天再多生产80台设备,然后盘点现有的资源是什么,生产线是一定的,机器的开机时间是一定的,员工人数是一定的。将任务与现状对照,在现有情况下,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我们便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已经尽力了,由于客观条件所致,任务无法实现,我也无能为力。

在上述思路下,我们常常因为客观条件受限,就停止去思考更好的办法,失去了很多本可以将工作做好的机会,例如我们不要只盯着现有条件,思考能否创造条件生产尽可能多的设备,即使最终完不成任务,提前与客户沟通,是否能够获得他们的谅解,等等。可惜的是,思维停止了,这些行动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问题面前,常常存在着很多干扰因素,常人的思维就会受到这些干扰因素的制约,使问题无从下手。建立了正确的思维程序,按照追求整体、细分需求与协同供应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将干扰因素分解,从而获得比常人更出色的发展。

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十天的时间再多生产80台设备,这就是干扰项,时间短,任务太过繁重。按照追求整体的思维程序分析,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能够保证客户按时使用设备,而不是一定要一次性地将设备运到客户面前。客户要求将140台设备送到,可能是处于物流的考虑,并不是将这些设备立即全部投入生产。因此,我们可以跟客户沟通,先期运过去一部分,在保证不影响客户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剩下设备再陆续发出,其中多出来的物流费用由我们承担。这样十天的时间再多生产80台设备的这一干扰项就可以排除了。

公司现有生产线运行能力有限,无法短时间内生产大批量的设备,这也构成了另一则干扰项。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明确整体的情况下,通过细分需求找到改善的空间:尽可能地提高设备的运作时间,将设备检修、大修的时间后移,腾出时间开足马力;将现有生产效率提升,加大产能;分析现有生产线是否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有无必要购进新的生产线,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协同供应,通过外协方式,寻求合作,将生产全部交由外协单位完成,或者由外协单位负责加工零件,再由自己公司组装。通过这些方法,现有生产能力有限的干扰也就能够排除了。

两种思维方式,结果截然不同。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因为客观条件受限,就停止了脚步,注定了我们只会像大多数人一样碌碌无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难有起色。而按照思维的三大步骤,追求整体、细分需求与协同供应,我们就可以找到更多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需要提醒的是,在定义整体的时候,不要去想这个事情是否可以实现,在细分需求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能否做到,在协同供应时,不要去想别人有义务配合我们的行动。按照思维的三个程序,你会发现那些看似不可挑战的难题,最终都将迎刃而解。当然,思维程序的训练需要时间,最初我们可能是严格照搬这三个步骤,久而久之就可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自觉地运用到思考过程中去了。

在医学界有这样的定义,一个人如果一再重复做相同的事,却妄想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出现,那么这个人就是精神病。改变做事情的结果,要从改变行为入手,而思维是行动的指挥官,建立了正确的思维程序,我们才能完成超乎寻常的难题,将一切不可能转化为现实。